崇崖抱天迥,乱石望虚齧。
中虚深可怖,外峭步必蹶。
四围互环合,万古无日月。
我来初莫探,偶尔得其缺。
飞桥跨缥缈,微径附行折。
忽惊百丈泉,奋然下巉绝。
天风鼓逾厉,怒与崖石裂。
仰闻雷霆争,俯瞰草木折。
绵绵吐寒气,森森砭客骨。
奇踪天所秘,故孕在山窟。
坐看衣上云,英英起峰笏。
崇崖抱天迥,乱石望虚齧。
中虚深可怖,外峭步必蹶。
四围互环合,万古无日月。
我来初莫探,偶尔得其缺。
飞桥跨缥缈,微径附行折。
忽惊百丈泉,奋然下巉绝。
天风鼓逾厉,怒与崖石裂。
仰闻雷霆争,俯瞰草木折。
绵绵吐寒气,森森砭客骨。
奇踪天所秘,故孕在山窟。
坐看衣上云,英英起峰笏。
这首清代诗人徐良琛的《白云洞》描绘了一处险峻而神秘的自然景观。首句“崇崖抱天迥,乱石望虚齧”展现了高耸的悬崖直插云霄,乱石峥嵘,仿佛要咬破虚空的奇特景象。接下来的诗句“中虚深可怖,外峭步必蹶”,强调了洞穴内部深邃幽暗,外部陡峭难行的特点。
诗人通过“四围互环合,万古无日月”描绘了白云洞的封闭和亘古不变的环境,暗示着这里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偶然发现的“飞桥跨缥缈,微径附行折”则增添了探索的惊奇感,随后“百丈泉”、“天风鼓逾厉”等描绘了瀑布和强劲的山风,形成壮丽而震撼的自然音响。
“仰闻雷霆争,俯瞰草木折”进一步渲染了洞内的气势,而“绵绵吐寒气,森森砭客骨”则传达出洞内阴冷的气息,令人不寒而栗。最后两句“奇踪天所秘,故孕在山窟”揭示了白云洞作为天地造化的奇妙之处,以及诗人对大自然敬畏之情的流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白云洞的险峻、神秘和壮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