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诏重钦明盛日,出郊初值正阳时。
风和百曲彤箫发,日从千花翠盖移。
云物分明悬祖帐,山河窈窕送征旗。
今看剑佩趋宫阙,实有长杨侍凤池。
承诏重钦明盛日,出郊初值正阳时。
风和百曲彤箫发,日从千花翠盖移。
云物分明悬祖帐,山河窈窕送征旗。
今看剑佩趋宫阙,实有长杨侍凤池。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沈鍊所作的《送刘明府应诏之京》。全诗以送别为题,描绘了送行的场景与情感,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承诏重钦明盛日,出郊初值正阳时”,开篇即点明了送别的背景,友人接到了皇帝的诏令,正值春光明媚的时节离开京城,前往新的岗位。这一句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也暗示了友人即将踏上一段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旅程。
颔联“风和百曲彤箫发,日从千花翠盖移”,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春风轻拂,百曲的彤箫声悠扬,仿佛在为友人的离去伴奏;阳光透过千花翠绿的枝叶,缓缓移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不舍。
颈联“云物分明悬祖帐,山河窈窕送征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云彩清晰地悬挂着祖帐,象征着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山川蜿蜒,河流曲折,如同送行的队伍,默默陪伴着友人远行。这两句将自然景观与离别之情巧妙结合,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尾联“今看剑佩趋宫阙,实有长杨侍凤池”,转而展望友人的未来。友人带着剑佩,步入皇宫,预示着将有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责任等待着他。同时,“长杨侍凤池”这一典故,暗含了对友人才华与能力的认可,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日之出矣,于彼扶桑。凤之鸣矣,于彼高冈。
匪高冈则鸣,朝阳之光。君子如凤,爱此朝阳。
纯德孔明,闻于四方。日之出矣,其光融融。
凤之鸣矣,其声雍雍。鸣于何所,于彼梧桐。
凤兮凤兮,和乐冲冲。匪凤匪桐,在君子之躬。
日之出矣,万象光明。凤之仪矣,箫韶之音。
观彼仪凤,以观我生。生生不息,匪亏匪盈。
面此朝阳,默养和平。
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
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
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
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
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
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
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
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
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
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
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嚇鼠。
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
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
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
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
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
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
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
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
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
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劝孝》【宋·赵与泌】三复蓼莪思二亲,亲恩天地无比伦。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为人之子欲报德,昊天于我心罔极。顺承犹恐莫酬恩,况敢忘恩为悖逆。此邦由来多孝义,县西元有曾参里。后来因避大贤名,却易里名为养志。乃知里有孝顺人,至今名号犹芳芬。人心天理不相远,前贤孝行胡不遵。习俗薄恶良可叹,枭獍之徒肆其悍。不念父母劬劳恩,悖德悖礼如习惯。在汝当为反哺乌,汝乃叱之若狗奴。在汝当为羊跽乳,汝乃詈之如嚇鼠。此事虽云未必然,我乃闻之毛发寒。一朝引咎深自责,由我教化有未格。思昔曾为贵乡令,见人母子偶相竞。令因涕出受孝经,母子翻然起新敬。余今告汝以因缘,汝宜悉把旧恶悛。从前果报言难尽,孝顺之中自有天。五刑不孝最为大,汝宜猛省听予诲。官法昭昭在眼前,轻则编置重则配。假如幸免遭官刑,必有天刑及汝身。六丁霹雳飞雷霆,此时无路可自新。
https://shici.929r.com/shici/4BxRb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