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华》
《李华》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山僧种李华,华白谁肯折。

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

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李华》。诗中描绘了一位山僧在庭院中种植李树的情景,以及李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首句“山僧种李华”点明了故事的主角和背景,一位山僧在山中种植李树。接着,“华白谁肯折”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李花洁白无瑕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花朵的易逝与脆弱。

“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描绘了春风吹过,李花随风飘落的情景,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哲理。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则转向了李树生长的过程,绿叶初生,香气犹存,表现了生命从萌芽到成长的活力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植物的生命力,也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延续。

“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在空旷的庭院中漫步赏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郁陶”既指内心的情感丰富,又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言表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僧种李、李花盛开、绿叶生长、月下漫步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十碧莲峰

前山崛起青莲朵,色扫晴空如叶开。

若拟空花犹未了,空中安得有峰来。

(0)

三登径山而雨或曰龙王相迎予笑而戏以诗

细雨霏霏洒路尘,龙神有意迓佳宾。

世间小节成姑息,尽念熬焦烈骨人。

(0)

天游峰

紫翠飞来石蕊间,何年幻出小瀛寰。

崖悬瘦瀑一千尺,峡束寒流八九湾。

苍壁向人如有待,白云何事未知还。

歌酣更挹浮丘伯,坐对中台话半閒。

(0)

闻筝作

月高夜鸣筝,声从绮窗来。

随风更迢递,萦云暂徘徊。

馀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见理筝人,遥知心所怀。

宁悲旧宠弃,岂念新期乖。

含情郁不发,寄曲宣馀哀。

一弹飞霜零,再抚流光颓。

每恨听者稀,银甲生浮埃。

幽幽孤凤吟,众鸟声难谐。

盛年嗟不偶,况乃容华衰。

道同符片诺,志异劳百媒。

栖栖墙东客,亦抱凌云才。

(0)

入白水怀士特温其

晓山随意开,夏气含露澄。

扶筇过巇崄,飞仙亦凌兢。

松涛净可漱,岚烟起如蒸。

巨崿转鼎鼎,危塍上层层。

悠然瞻眺地,彷佛记昔曾。

是乡虽穷深,泥泥秀色凝。

高扉静相对,招邀足嘉朋。

宴席覆大斗,吟窗烨华灯。

于今安在哉,骨冷唤不应。

轩轩鸾凤游,惊飙失飞腾。

岂伊黄壤恨,兴言鲠烦膺。

含章不震辉,憔悴非所应。

虽微三字显,要许二豪称。

余衰怠好修,故态了不惩。

倏尔念离索,终焉愧瑰能。

噫嘻长风来,踌蹰素蟾升。

及时痛自策,迅彩不可凭。

(0)

致中诗戏论诗棋酒辄次原韵

只应心醉六经醇,自是陶陶晋魏人。

每向幽居横素榻,惟容我辈岸乌巾。

毫端空有千题巧,枰上原无一著真。

要得坦然怀抱稳,烦君浇泼乳泓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