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僧种李华,华白谁肯折。
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
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
山僧种李华,华白谁肯折。
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
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名为《李华》。诗中描绘了一位山僧在庭院中种植李树的情景,以及李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首句“山僧种李华”点明了故事的主角和背景,一位山僧在山中种植李树。接着,“华白谁肯折”一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李花洁白无瑕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花朵的易逝与脆弱。
“春风欲去时,庭前纷如雪”描绘了春风吹过,李花随风飘落的情景,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哲理。
“绿叶始有芽,繁香且未歇”则转向了李树生长的过程,绿叶初生,香气犹存,表现了生命从萌芽到成长的活力与生机。这里不仅赞美了植物的生命力,也寓意着生活的希望与延续。
“郁陶何可道,空庭步明月”最后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在空旷的庭院中漫步赏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沉醉与内心的宁静。这里的“郁陶”既指内心的情感丰富,又暗含了对美好事物难以言表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僧种李、李花盛开、绿叶生长、月下漫步等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活力,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细雨霏霏洒路尘,龙神有意迓佳宾。
世间小节成姑息,尽念熬焦烈骨人。
月高夜鸣筝,声从绮窗来。
随风更迢递,萦云暂徘徊。
馀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见理筝人,遥知心所怀。
宁悲旧宠弃,岂念新期乖。
含情郁不发,寄曲宣馀哀。
一弹飞霜零,再抚流光颓。
每恨听者稀,银甲生浮埃。
幽幽孤凤吟,众鸟声难谐。
盛年嗟不偶,况乃容华衰。
道同符片诺,志异劳百媒。
栖栖墙东客,亦抱凌云才。
晓山随意开,夏气含露澄。
扶筇过巇崄,飞仙亦凌兢。
松涛净可漱,岚烟起如蒸。
巨崿转鼎鼎,危塍上层层。
悠然瞻眺地,彷佛记昔曾。
是乡虽穷深,泥泥秀色凝。
高扉静相对,招邀足嘉朋。
宴席覆大斗,吟窗烨华灯。
于今安在哉,骨冷唤不应。
轩轩鸾凤游,惊飙失飞腾。
岂伊黄壤恨,兴言鲠烦膺。
含章不震辉,憔悴非所应。
虽微三字显,要许二豪称。
余衰怠好修,故态了不惩。
倏尔念离索,终焉愧瑰能。
噫嘻长风来,踌蹰素蟾升。
及时痛自策,迅彩不可凭。
只应心醉六经醇,自是陶陶晋魏人。
每向幽居横素榻,惟容我辈岸乌巾。
毫端空有千题巧,枰上原无一著真。
要得坦然怀抱稳,烦君浇泼乳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