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玛瑙寺》
《玛瑙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荒山颓古刹,徙倚数诸天。

佛古僧多宝,僧贫丐施钱。

禅扉凋竹蠹,香积冷岚烟。

客至何人问,斜阳乞食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邃的寺庙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宗教的静谧氛围。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玛瑙寺的古旧与寂寥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荒山颓古刹”,开篇即点出寺庙所处环境的荒凉与古老,颓败的寺庙坐落在荒山上,给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接着,“徙倚数诸天”一句,通过诗人的动作——徘徊观望,进一步渲染了寺庙的空旷与寂静,仿佛连天空都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

“佛古僧多宝,僧贫丐施钱”两句,对比鲜明地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与僧侣生活的艰辛。古佛与多宝并存,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而僧人因贫困不得不乞讨施舍,则反映了现实的残酷与僧侣修行的不易。这种对比不仅加深了对寺庙现状的理解,也引发了对社会不公与人生苦短的思考。

“禅扉凋竹蠹,香积冷岚烟”则将视线转向寺庙内部,描绘了竹门因年久失修而腐朽,香炉中散发的香气在冷淡的山岚中逐渐消散的画面。这一细节描写,不仅体现了寺庙的衰败,也暗示了佛教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式微。

最后,“客至何人问,斜阳乞食边”两句,以一个假设的情景收尾,表达了寺庙在现代生活中被遗忘的孤独感。当访客到来时,无人应答,只有夕阳下的乞食者默默等待,这不仅是对寺庙现状的写照,也是对社会关注与人文关怀缺失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玛瑙寺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古朴与沧桑,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宗教信仰、社会现实以及人性关怀的深刻思考。彭孙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古寺画卷。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莼塘归东园四首·其四

厌看家园桃李春,踏青行遍四山村。

芳菲看尽还归看,看得园花特地新。

(0)

三月晦日游越王台二首·其一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

(0)

送夏肯父赴补

之子问行李,策足游上都。

晚风吹客袂,话别聊踌躇。

朝家渴多士,璧水来英儒。

子志横四海,亦复随群趋。

磨砺强国策,它时剪骄胡。

卓彼漫塘翁,一壑老壮图。

万牛挽不前,世事付长吁。

君欲访隐所,为问今何如。

(0)

时思荐福寺

□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

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

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

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0)

剔银灯·其一

昨夜一场风雨。催促牡丹归去。

孙武宫中,石崇楼下,多情怎生为主。真疑洛浦。

云水算、杳无重数。独倚阑干凝伫。香片乱沾尘土。

争似当初,不曾相见,免恁恼人肠肚。绿丛无语。

空留得、宝刀剪处。

(0)

凤栖梧/蝶恋花

任在芦花最深处。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

去到滩头遇俦侣。散唱狂歌鱼未取。

不把身心干时务。一副轮竿,莫笑闲家具。

待拟观光佐明主。将甚医他民病苦。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