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别种限罗叉,假道崎岖岁月赊。
天阙不辞钦献赆,雪山何碍许熬茶。
覆帱谁可殊圆盖,中外由来本一家。
彼以诚输以诚惠,无心蜀望更勤遐。
乌孙别种限罗叉,假道崎岖岁月赊。
天阙不辞钦献赆,雪山何碍许熬茶。
覆帱谁可殊圆盖,中外由来本一家。
彼以诚输以诚惠,无心蜀望更勤遐。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宴土尔扈特使臣》。诗中表达了对土尔扈特部使臣的欢迎与尊重,展现了大清帝国的包容与开放态度。
首句“乌孙别种限罗叉”,以乌孙与罗叉两个地名开篇,暗示了远距离与不同文化的交流。接着“假道崎岖岁月赊”描绘了路途的艰难与时间的漫长,体现了使者们长途跋涉的艰辛。
“天阙不辞钦献赆,雪山何碍许熬茶”两句,表达了大清对远方使者的热情接待与款待,无论是高山还是遥远的距离,都阻挡不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覆帱谁可殊圆盖,中外由来本一家”强调了大清与外邦之间虽有地理与文化的差异,但本质上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应该相互理解、和谐共处。
最后,“彼以诚输以诚惠,无心蜀望更勤遐”表达了对土尔扈特部使臣的敬意与感激,同时也表明了大清愿意以诚相待,促进双方的友好关系,不论距离多远,都会更加努力地维护和发展这份友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外交礼仪的重视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人民的尊重和包容,体现了大清帝国在对外交往中的大国风范。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绿,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江渺渺来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沙鸟不知陵谷变,朝飞暮去弋阳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石门媚烟景,句曲盘江甸。
南向佳气浓,数峰遥隐见。
渐临华阳口,云路入葱蒨。
七曜悬洞宫,五云抱仙殿。
银函竟谁发,金液徒堪荐。
千载空桃花,秦人深不见。
东溪喜相遇,贞白如会面。
青鸟来去闲,红霞朝夕变。
一从换仙骨,万里乘飞电。
萝月延步虚,松花醉闲宴。
幽人即长往,茂宰应交战。
明发归琴堂,知君懒为县。
第一百五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