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安居要护生,蛾蛘蚁子乱纵横。
衲僧自有转身路,不向时人行处行。
三条椽下清风远,六尺单前白昼长。
三月安居要护生,蛾蛘蚁子乱纵横。
衲僧自有转身路,不向时人行处行。
三条椽下清风远,六尺单前白昼长。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活化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句“三月安居要护生”点明了时间背景和行为准则,强调在三月这个季节里,人们应该保护生命,体现了一种慈悲为怀的生活态度。
“蛾蛘蚁子乱纵横”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昆虫活跃的景象,同时也暗含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接下来,“衲僧自有转身路,不向时人行处行”,则进一步揭示了禅宗中关于自我认知和修行的独特见解。这里“衲僧”指的是僧侣,诗句暗示了修行者应有自己的道路,不应盲目跟随世俗的路径,体现了独立思考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三条椽下清风远,六尺单前白昼长”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修行的境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在远离尘嚣、静心修行的状态下,心灵可以达到一种超脱和平静的境界。清风远、白昼长,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宁静,也寓意着内心的清明和时间的悠长,暗示了修行者追求的是一种持久而深远的心灵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禅宗文化中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独到理解,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重视。
枯坐幽窗,赚轻梦破时,惊响荷扇。
正浓绿墙头,金丸堪荐。
想到一犁江上暝,愁将入吴云远。淙潺遍。
吹笛夜船,灯影遥颤。深院。残寒犹恋。
漫妨他燕乳,帘暗慵卷。奈扫壁看题,蜗偷银篆。
依约红绡香润句,袜罗应伫沿阶藓。风微便。
楼前镜波深浅。
湿云敛影,正愁霖乍歇,嫩晴天气。
淡淡银河横远碧,数点落霞明绮。
叶响催凉,烟痕送暝,夜色清如水。
邀朋共赏,拈毫无限秋意。
莫话天上灵期,人间幽恨,乞巧儿时事。
投老情怀偏懒散,赢得小欢深醉。
颠倒桃笙,纵横茗碗,坚坐浑忘睡。
罗心烛灺,冷萤飞上衣袂。
昨日浓阴,今朝新霁,戏鼓歌扇相宜。
一路花摇绮幰,草暗金羁。
空园秋千犹未拆,小楼香粉已全施。
春山畔,绕涧萦岩,顿添无数钗笄。离离。
城上寺,墙外店,和烟著水参差。
翻借通明帘子,映出纤肌。
堤边丝柳飘成梦,桥头新月鉴于眉。
无情绪,独对裙边蝴蝶,细语移时。
碧海此夜冰轮满,龙堂老铁,吹裂波心。
斜倚广寒一望,兔窟清深。
照彻吴王宫殿,遍临街、帘子漾绡金。
更多少、伎船灯火,水寺讴吟。
茶铛正稳皋桥畔,好风光、摘船试约閒寻。
月底半塘哗笑,百沸潮音。
檀板竞从石场斗,桂花都上帽檐簪。
如觅我听歌处,在斟酌桥阴。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
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
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
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红一线,雷车制。
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
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
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
有当年遗瓮,土花蚀绣,听渔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