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娇红腻紫炫晴芳,好本传来自洛阳。

谱上有方曾换骨,花中无比合称王。

道妆宜贮黄金屋,素艳堪居白玉堂。

罗幕重重护风日,几家歌管惜春光。

(0)
鉴赏

这首诗《牡丹》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娇艳欲滴、香气袭人的特点。牡丹作为“花中之王”,不仅在自然界的色彩与香气上独领风骚,更因其传自洛阳的优良品种而倍受推崇。诗中以“娇红腻紫炫晴芳”开篇,生动地描绘了牡丹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红艳与紫色交织,光彩夺目。

接下来,“好本传来自洛阳”一句,点明了牡丹的珍贵来源,洛阳自古便是牡丹的栽培中心,这里的牡丹因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而品质上乘。随后,“谱上有方曾换骨”暗示了牡丹经过精心培育和选育,其品质得到了提升和改善,犹如脱胎换骨一般,展现出非凡的生机与活力。

“花中无比合称王”则直接表达了牡丹在花卉中的王者地位,其美艳与尊贵无人能及。接着,“道妆宜贮黄金屋,素艳堪居白玉堂”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牡丹的妆容比作道家的装饰,适宜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其素雅的色泽则如同洁白的玉石般,适合装点华美的厅堂。这些描述不仅突出了牡丹的高贵气质,也体现了人们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最后,“罗幕重重护风日,几家歌管惜春光”描绘了牡丹在精心布置的环境中被妥善保护,享受着春风日丽的时光,而人们则通过歌唱与管乐来表达对春天与牡丹的喜爱与珍惜。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欣赏之情。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永乐庚寅春扈从之北京临淮道中口占

边尘不起海波澄,万乘时巡出帝京。

燕子风清仙仗肃,杏花日煖绣旗明。

高年首谒均颁帛,良吏郊迎屡问名。

銮驭行将驻何处,黄金台畔旧王城。

(0)

予以使事留滞安南安南人费安朗以隐宫给事其国亲贵近臣家老而弥谨预于馆人之役朝夕奉事甚勤拜求作诗恳至再四口占二绝予之一以志予念乡之感一以对景自释焉·其二

拍拍凫鸥睡满河,鲤鱼翻子跳晴波。

怪来天上乘槎客,将到春风有许多。

(0)

紫阁山房为史仲鱼赋

太华诸峰紫阁奇,结茅应不负幽期。

远分空翠来函谷,静写脩蛾入渼陂。

红日屋头临照近,白云窗外卷舒迟。

曳裾自到金门下,猿鹤无时恼梦思。

(0)

岁戊子五月将赴闽宪徵擢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九月驿至京师送季长弟之任山南宣慰照磨二首·其一

间岁淮南送北征,今从燕北饯南行。

三年一会难为别,万里相思可奈情。

候馆霜晴荒草白,官河风尽片帆轻。

高堂延伫斑衣切,安得联翩奉寿觥。

(0)

多景楼

北固峰高翠色浮,断崖千尺障东流。

谁言宇宙无多景,今见江山第一楼。

云气晓含檐箔雨,涛声夜落海门秋。

客来莫问孙刘事,狠石苔深万古愁。

(0)

岁除日即事·其一

浮尘扰扰一身闲,独看城南雪后山。

却笑孤鸿也辛苦,晓云飞出暮云还。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