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山僧拟,其如霜鬓毵。
升堂无法说,退院少机参。
草色深趺坐,花阴静步檐。
晚来铙吹发,应似礼伽蓝。
好作山僧拟,其如霜鬓毵。
升堂无法说,退院少机参。
草色深趺坐,花阴静步檐。
晚来铙吹发,应似礼伽蓝。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偶成(其四)》描绘了一位山僧的生活与心境。首句“好作山僧拟”表达了对山僧生活的向往和模拟,然而接下来的“其如霜鬓毵”暗示了诗人虽然心向佛门,但岁月已在他头上留下了白发的痕迹,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感慨。
“升堂无法说”描绘了山僧在禅堂中难以言传佛法的深沉,暗示了佛法的玄妙和难以言喻。而“退院少机参”则写出了山僧在日常生活中少有世俗机巧,更多是沉浸在内心的宁静中。
“草色深趺坐”通过描绘山僧在青草丛中静坐的形象,展现了修行者的专注和与自然的融合。“花阴静步檐”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山僧在花荫下漫步,更显其超脱尘世的闲适。
最后,“晚来铙吹发,应似礼伽蓝”以傍晚寺庙中的铙钹声收尾,这不仅是实写寺内晚课的仪式,也暗含诗人对佛法生活的敬仰,仿佛自己也在参与这种神圣的礼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谙禅意、超然物外的山僧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佛家生活的理解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