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日日恨春阴。寒食新晴。
马蹄只向南山去,长桥爱、花柳多情。
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杜郎歌酒过平生。
到处蓬瀛。醉魂不入重城晚,浓欢寄、桃叶桃根。
绣被嫩寒清晓,莺声唤醒春酲。
卷帘日日恨春阴。寒食新晴。
马蹄只向南山去,长桥爱、花柳多情。
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杜郎歌酒过平生。
到处蓬瀛。醉魂不入重城晚,浓欢寄、桃叶桃根。
绣被嫩寒清晓,莺声唤醒春酲。
这首宋词《风入松·其一》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卷帘日日恨春阴”,表达了诗人对连日春雨的厌倦,期待阳光的到来。寒食节后天气转晴,他骑马游赏南山,被长桥两旁繁花似锦、绿柳依依的美景吸引,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温暖。“红外风娇日暖,翠边水秀山明”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春风拂面、阳光明媚、山水秀丽的画面。
接着,诗人借杜牧(杜郎)的典故,表达自己纵情于歌酒的生活态度,仿佛在人间仙境中度过一生。“到处蓬瀛”四字,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尘世的逍遥之感。然而,尽管醉意深浓,他却不愿在夜晚归家,而是将欢愉寄托给桃叶桃根,暗示着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绣被嫩寒清晓,莺声唤醒春酲”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清新,被子上还留有微微的寒意,而莺鸣声则如晨钟般唤醒了诗人的酒醒,也象征着春天的活力与新生。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