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台上客,秋至望乡关。
中原遮望眼,可奈燕支山。
望乡台上客,秋至望乡关。
中原遮望眼,可奈燕支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望乡台上远眺故乡的游子形象,时值秋季,他满怀思乡之情,却只能看到中原大地被燕支山阻隔,视线受阻。"望乡台上客"点出诗人身份,"秋至望乡关"则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中原遮望眼"运用了象征手法,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迷茫,而"可奈燕支山"则是以燕支山作为阻隔的具象,加重了思乡之情的愁苦。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离乱中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平生庐阜去无因,咫尺于今不得亲。
顾我尘劳四十九,羡他萧散二仙人。
会当拄颊看山色,更欲题诗满涧滨。
为报草堂莲社友,扫云开户待游轮。
珍果分柑不作疏,李衡千颗直堪奴。
初尝蔌蔌泉流齿,未摘青青香满株。
可是骚人怜楚树,只应仙种自蓬壶。
龙城当日亲封殖,还有霜苞似此无。
七秩芳名盛,于今等逝波。
承天登宰辅,看子掌编摩。
凤去青春独,鸾回紫诰多。
他年彤管史,兼述采蘩歌。
西风篱落兴悠然,秋影横江雁贴天。
短发未成吹帽饮,高吟先赠把茱篇。
黄花一笑小重九,青眼相看又四年。
欲试烟波钓竿手,南湖同上月明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