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
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
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
仿佛湘灵汗漫游,虹桥直跨天南北。
但见鸥汀与鹭洲,折苇寒莎带浅流。
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
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
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
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
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
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
仿佛湘灵汗漫游,虹桥直跨天南北。
但见鸥汀与鹭洲,折苇寒莎带浅流。
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
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
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
这首明代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宁静与壮丽景色。首句“洞庭秋水清彻底”展现了湖水清澈见底的特点,接着“岳阳城头月初起”点出时间是月升之时,月光照耀下的岳阳城头更显静谧。"巴山落影半湖阴"描绘了山影投在湖面的景象,"金波倒浸芙蓉翠"则以芙蓉比喻月色,显得湖光月色交相辉映。
“须臾素景当瑶空”写月光如素,照亮了整个夜空,“寒光下烛冯夷宫”暗指月光洒在水神宫殿,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将视线投向远方,湖面如冰鉴,沅湘江水在月光下流淌如玉。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仿佛湘灵仙女在月下游荡。“虹桥直跨天南北”描绘了一幅奇幻的月夜景象,如同长虹横贯天地。诗人又通过鸥汀、鹭洲、苇草和浅流,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湖畔画面。
最后,诗人借“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表达对湖光月色的喜爱,以及在岳阳楼上饮酒作诗的豪情。结尾“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再次强调洞庭湖的广阔,而“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洞庭湖与银河相连的壮丽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秋月的美景,富有诗意和意境。
乌有园林,幻耶真耶,其如墨庄。
问陈家结绮,空余眢井,隋宫锦树,但有垂杨。
孝子追思,悲深肯构,杖履依稀不暂忘。
归来些,在阆风之圃,广漠之乡。谁言大壑舟藏。
况电马飙车鲜定方。
譬生前嗜芰,无忘屈到,没而尸祝,不替庚桑。
神所凭依,精魂来往,月榭风轩白石床。
真佳话,似桃源鸡犬,未是荒唐。
古郡洪都,平反借、经纶妙手。
游刃处、昆刀并剪,氓冤立剖。
九曲羊肠真险绝,蘼芜何事捐新妇。
叹樽前、涕泪染琵琶,青衫袖。湖水畔,吴山岫。
白傅再,苏髯又。更穷愁诗好,外孙齑臼。
长笛倚楼谁解道,旗亭歌遍诸伶口。
向六朝、烟雨晚寻春,从君后。
澄碧媚晶宇,银阙丽中天。
谪仙归后,江国岑寂一千年。
可惜琼楼高处,闲却无边风月,零露袭人寒。
今夕复何夕,潋滟酒杯间。击空明,歌水调,起鸥眠。
浮生草草,当头能得几回圆。
漫恨微云点缀,须信清辉依旧,我自见亏全。
雅叠如堪续,休负此婵娟。
徐熙妙腕,团合花魂,尺线疑湿。
曳露含风,胭脂到底输淡白。
借他闭雨门深,梦洛阳香国。
狂客成诗,酒酣殿上小立。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閒逸。
雪妆初就,冷落歌钟不得。
三月纷纷车马,遍江南江北。
撩乱休嫌,要人紧护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