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
《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全文
明 / 朱瞻基   形式: 古风

洞庭秋水清彻底,岳阳城头月初起。

巴山落影半湖阴,金波倒浸芙蓉翠。

须臾素景当瑶空,寒光下烛冯夷宫。

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

仿佛湘灵汗漫游,虹桥直跨天南北。

但见鸥汀与鹭洲,折苇寒莎带浅流。

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

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

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

(0)
鉴赏

这首明代朱瞻基的《潇湘八景画·洞庭秋月》描绘了洞庭湖秋夜的宁静与壮丽景色。首句“洞庭秋水清彻底”展现了湖水清澈见底的特点,接着“岳阳城头月初起”点出时间是月升之时,月光照耀下的岳阳城头更显静谧。"巴山落影半湖阴"描绘了山影投在湖面的景象,"金波倒浸芙蓉翠"则以芙蓉比喻月色,显得湖光月色交相辉映。

“须臾素景当瑶空”写月光如素,照亮了整个夜空,“寒光下烛冯夷宫”暗指月光洒在水神宫殿,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云梦微茫冰鉴里,沅湘浩荡玉壶中”将视线投向远方,湖面如冰鉴,沅湘江水在月光下流淌如玉。

“霜华初飞风浪息,万籁无声夜方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仿佛湘灵仙女在月下游荡。“虹桥直跨天南北”描绘了一幅奇幻的月夜景象,如同长虹横贯天地。诗人又通过鸥汀、鹭洲、苇草和浅流,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湖畔画面。

最后,诗人借“缟衣纶巾湘中老,高歌取醉岳阳楼”表达对湖光月色的喜爱,以及在岳阳楼上饮酒作诗的豪情。结尾“回看月下西山去,湖水悠悠自东注”再次强调洞庭湖的广阔,而“洞庭咫尺西南陬,赤岸银河万里秋”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洞庭湖与银河相连的壮丽景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洞庭秋月的美景,富有诗意和意境。

作者介绍
朱瞻基

朱瞻基
朝代:明   生辰:1398年-1435年1月31日

朱瞻基(1398年-1435年1月31日),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
猜你喜欢

沁园春.题孙坦夫想想园二首·其二

乌有园林,幻耶真耶,其如墨庄。

问陈家结绮,空余眢井,隋宫锦树,但有垂杨。

孝子追思,悲深肯构,杖履依稀不暂忘。

归来些,在阆风之圃,广漠之乡。谁言大壑舟藏。

况电马飙车鲜定方。

譬生前嗜芰,无忘屈到,没而尸祝,不替庚桑。

神所凭依,精魂来往,月榭风轩白石床。

真佳话,似桃源鸡犬,未是荒唐。

(0)

满江红.赠赵千门谪官武陵二首·其二

古郡洪都,平反借、经纶妙手。

游刃处、昆刀并剪,氓冤立剖。

九曲羊肠真险绝,蘼芜何事捐新妇。

叹樽前、涕泪染琵琶,青衫袖。湖水畔,吴山岫。

白傅再,苏髯又。更穷愁诗好,外孙齑臼。

长笛倚楼谁解道,旗亭歌遍诸伶口。

向六朝、烟雨晚寻春,从君后。

(0)

减字木兰花.己亥七十二岁.建国十周年国庆恭献俚词二首·其一

欢欣鼓舞,喜事从头难细数。

十载陶甄,已奠宏基万亿年。

一人有庆,福履如川绥兆性。

高举红旗,皈向人民大导师。

(0)

水调歌头.甲戌四十七岁

澄碧媚晶宇,银阙丽中天。

谪仙归后,江国岑寂一千年。

可惜琼楼高处,闲却无边风月,零露袭人寒。

今夕复何夕,潋滟酒杯间。击空明,歌水调,起鸥眠。

浮生草草,当头能得几回圆。

漫恨微云点缀,须信清辉依旧,我自见亏全。

雅叠如堪续,休负此婵娟。

(0)

华胥引.题画梨花牡丹次张叔夏韵

徐熙妙腕,团合花魂,尺线疑湿。

曳露含风,胭脂到底输淡白。

借他闭雨门深,梦洛阳香国。

狂客成诗,酒酣殿上小立。

何处浓华,遽相恼、素娥閒逸。

雪妆初就,冷落歌钟不得。

三月纷纷车马,遍江南江北。

撩乱休嫌,要人紧护春色。

(0)

唐多令.乙酉七夕感悼

梧叶一声干,瑶华再见难。洞箫中、清泪成团。

惆怅仙翁骑白凤,刚遇得,汉宫残。

乞巧欲追欢,银河入夜寒。鹊双飞、不到长安。

从此天孙新样锦,空付与,玉楼看。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