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波,巫峡岫。种得情根,肠断还依旧。
泪洒西墙苔似绣。几点疏红,较比春来瘦。
粉沾衣,香惹袖。移向窗纱,不怕寒蛩咒。
霜落玉阶寒未透。伴取花枝,今夜灯儿后。
洛川波,巫峡岫。种得情根,肠断还依旧。
泪洒西墙苔似绣。几点疏红,较比春来瘦。
粉沾衣,香惹袖。移向窗纱,不怕寒蛩咒。
霜落玉阶寒未透。伴取花枝,今夜灯儿后。
这首诗名为《鬓云松·其三·春雨》,是清代词人吴绮的作品。诗人以洛川和巫峡为背景,描绘了一段深情的回忆。"种得情根,肠断还依旧"表达了情感的深深扎根和难以割舍,即使时空流转,心绪依然如故。"泪洒西墙苔似绣"通过泪水打湿墙壁,使青苔更显繁密,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哀愁与憔悴。
接下来的"几点疏红,较比春来瘦"描绘了花瓣凋零的景象,暗示了春光不再,情感也更加消瘦。"粉沾衣,香惹袖"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主人公被情感所困,连衣物和衣袖都沾染了深深的哀愁和香气。
"移向窗纱,不怕寒蛩咒"写主人公将情感寄托在窗纱之上,任凭秋夜的寒蛩鸣叫,也不畏惧。"霜落玉阶寒未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寂,但主人公的心却并未因此冷却,反而更加坚定。
最后两句"伴取花枝,今夜灯儿后"表达了主人公期待在灯火阑珊处,与心中的情感相伴,度过这漫长夜晚。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画面凄美,展现了吴绮清词的独特韵味。
怕登楼,困人天气,啼莺阑外句留。
算如梦如尘柳絮,无花无酒清明,踏青旧游。
新声听彻凉州。夜月半含窗影,朝云早上帘钩。
肯暗传,玉郎共春长好,黛眉妆晓,红牙歌笑,那知一换一番春老,蓦天蓦地閒愁。
谩凝眸,东风不如去休。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古戍三秋雁,高台万木风。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梁苑当时,春如水、花明酒冽。
寒食夜、翠屏入照,海棠红雪。
底事年来常马上,不堪齿发行衰缺。
解见人、幽独转寒江,樽前月。平生友,中年别。
恨无际,那容发。萧闲便归去,此图清绝。
花径酒垆身自在,都凭细解丁香结。
尽世间、臧否事如云,何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