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
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林僧房之景,充满了对自然和禅意的细腻描摹。开篇“水风披玉蘤,溪露泫瑶津”两句,以水与风为笔,勾勒出一派清新的境界,其中“玉蘤”形容水波轻柔,“瑶津”则喻溪流之美丽,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自然景物被赋予了诗人主观的情感,使得读者仿佛也能听到那潺潺的溪水声,感受到清风拂面。
接着“花意如师意,宗雷社里人”两句,则将自然界的美好与禅学的深邃相结合。“花意”暗示着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而这被比作“师意”,彰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之情。最后,“宗雷社里人”则是说僧人们在寺庙中修行,这里的“雷”字使用得非常精妙,它既可能指远处传来的雷声,也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威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底,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的体现。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
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
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
叹画阑玉砌都换。
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
暗窗前、醉眠葱蒨。
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
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前浦。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思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聊?
梦魂凝想鸳侣。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
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
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
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
花艳参差,香雾飘零。
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
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
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