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石如林,小滩石如蘖。
微生抛掷过,两桨砉将割。
一滩复一滩,食顷经七八。
崎岖幸脱免,已足凋鬓发。
我家五湖船,镜面贴天阔。
行迷勿浪远,归欤泛花月。
大滩石如林,小滩石如蘖。
微生抛掷过,两桨砉将割。
一滩复一滩,食顷经七八。
崎岖幸脱免,已足凋鬓发。
我家五湖船,镜面贴天阔。
行迷勿浪远,归欤泛花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浮梁》,描绘了舟行于江中的情景。诗中以"大滩石如林,小滩石如蘖"起笔,形象地刻画出江中险滩的密集和石块的形态,犹如树林和嫩芽,展现了水势的湍急。接下来通过"微生抛掷过,两桨砉将割",写出船只在险滩间艰难穿行,桨声如割,生动描绘出舟行的紧张与惊险。
"一滩复一滩,食顷经七八"进一步强调了行程的漫长和艰辛,仿佛过了好几个小时才过了七八个滩。诗人感慨"崎岖幸脱免,已足凋鬓发",庆幸自己终于平安度过,但这段经历已足以使他感到身心疲惫,鬓发为之凋零。
最后两句"我家五湖船,镜面贴天阔",诗人以自家的船比喻为在广阔江面上航行的扁舟,如同一面镜子贴着天空,暗示了江面的开阔和心境的舒展。然而,他提醒自己"行迷勿浪远,归欤泛花月",在经历了艰险后,应适时回归,享受沿途的美景,如花月般宁静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舟行浮梁时的艰辛与喜悦,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坠马啼妆,学不就、闺中模样。
疏慵惯、嚼花吹叶,粉抛脂漾。
多病不堪操井臼,吾才敢去嫌天壤。
看丝丝、双鬓几时青,空劳攘。应不作,繁华想。
收拾起,凄凉况。向牙签境内,自寻幽赏。
昨夜楼头新梦好,轻风吹送瑶台上。
散闲愁、高枕是良方,飞琼饷。
仙女天花,忽散遍、满城春色。
极目处、峰峦银砌,楼台粉饰。
皓鹤乍离珠阙舞,琼枝忽向瑶阶植。
看纷纷,应斗早梅芳,成林白。沾绣幄,明书室。
严风紧,迟还急。似澄江铺练,蓝田生璧。
片片飞来疑柳絮,轻轻舞去穿窗隙。
望川原,万顷月华寒,无尘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