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青楼拥髻,绣槛围歌,同赏镫宵。
渐遏行云住,认珠帘半揭,雾彩飘萧。
旧情顿怯秋暮,风起月光摇。
任字划炉灰,杯倾市酒,暖意潜消。迢迢。
盼佳会,有步锦迎春,花下连镳。
时节频堪转,怕雕梁尘涴,双燕难招。
断魂更拟飞逝,沧海不成桥。
怨几度栽桑,瑶池未熟千岁桃。
记青楼拥髻,绣槛围歌,同赏镫宵。
渐遏行云住,认珠帘半揭,雾彩飘萧。
旧情顿怯秋暮,风起月光摇。
任字划炉灰,杯倾市酒,暖意潜消。迢迢。
盼佳会,有步锦迎春,花下连镳。
时节频堪转,怕雕梁尘涴,双燕难招。
断魂更拟飞逝,沧海不成桥。
怨几度栽桑,瑶池未熟千岁桃。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昔日青楼夜宴的画面,女子们挽着发髻,围绕着雕栏歌唱,共度元宵佳节。随着夜色渐深,歌声如行云被阻,只见珠帘半掩,月光透过薄雾,显得凄清。词人感叹秋意浓重,旧情不再,只有炉火微光和粗劣的市酒,温暖的感觉逐渐消退。
接下来,词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想象着与佳人相逢的场景,如同春天的脚步迎接花朵盛开,他们并骑而行。然而,时光荏苒,担心华美的梁柱上积满灰尘,连双燕也难以招来,暗示了人事变迁。
词人的情绪进一步低落,心绪如断魂般飘散,无法跨越如沧海般的距离,即使有深情也无法搭建起相聚的桥梁。他抱怨命运多舛,桑树一次次修剪,期待的瑶池蟠桃千年未熟,寓意着美好的愿望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繁华与现今落寞的对比,以及对重逢无望的深深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