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峰崛起苍玉屏,晓气触石天冥冥。
白衣挂树山色湿,宛如流水含春冰。
暾光穿林鹤初醒,薄云浮空结虚暝。
老仙醉卧石屋深,起来但觉衣裳冷。
阆峰崛起苍玉屏,晓气触石天冥冥。
白衣挂树山色湿,宛如流水含春冰。
暾光穿林鹤初醒,薄云浮空结虚暝。
老仙醉卧石屋深,起来但觉衣裳冷。
此诗描绘了晨雾缭绕的东阆山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神秘氛围。首句“阆峰崛起苍玉屏,晓气触石天冥冥”以“苍玉屏”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峦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青翠,而“晓气触石天冥冥”则通过晨间雾气与山石的接触,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意境。
接着,“白衣挂树山色湿,宛如流水含春冰”两句,运用了“白衣”这一意象,仿佛是晨雾在树木上凝结而成,使得山色显得湿润而带有春天的冰凉感,生动地表现了清晨山间的静谧与清新。
“暾光穿林鹤初醒,薄云浮空结虚暝”描绘了太阳初升时,穿过树林的光线唤醒了栖息的鹤,而远处薄云飘浮,为空间增添了一层虚幻的美感。这两句通过动与静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最后,“老仙醉卧石屋深,起来但觉衣裳冷”以“老仙”的形象,赋予了山中景象以超凡脱俗之感。老仙在深邃的石屋中沉醉,醒来后只感到衣裳微冷,既体现了仙人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寒意与时间的流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阆山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
浊世日多闻,死趣闻者稀。
观槿死里来,说死殊新奇。
破地富贵花,揭天战门旗。
死博有胜负,死党多是非。
是非从云云,保些蛾眉姬。
所见甚明白,所处堪盘嬉。
理失忽难久,志得终空归。
鬼手不妄取,还君老与衰。
君手即鬼手,来往无一持。
因之识至道,仰叹天公慈。
天公终非慈,不死夸夺儿。
死之更使癌,世难当稍夷。
昔交汤缓叔,信睹儒者杰。
好学老不衰,养怀贞素节。
自还江上庐,奄忽丧明哲。
当时承学徒,几家诵师说。
侍御独尊闻,前贤道未歇。
澹无才知竞,真抱与众别。
与君居连巷,颇觉造请缺。
世外托知赏,岂必相见热。
群才方进用,君子胡退列。
既往发遗经,继学良可悦。
日月正迁流,所忧变齿发。
俛仰尚后君,岂不愧顽劣。
㫺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
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
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
君臣际遇自当年,景物萧疏成异世。
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
人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
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尝擅。
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
四十年来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
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
何尝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
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多慨慷。
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
自㫺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
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政可嗣。
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
好诵《甘棠》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
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醉芳园。
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清·姚鼐】㫺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君臣际遇自当年,景物萧疏成异世。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人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翠华临锡瞻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尝擅。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四十年来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何尝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多慨慷。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自㫺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政可嗣。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好诵《甘棠》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醉芳园。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amTcMa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