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一》
《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一》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期东里先生似,恰与西龙道院宜。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

归去来兮松菊在,故山毋用费文移。

(0)
翻译
我期待自己能像东里先生一样,恰好也适合西龙道院的生活。
秋天的槲叶沙沙作响,如画卷般美丽,冬月下的梅花皎洁,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谁能早早地理解鸥鸟的心意?我感叹自己决定与鹤为伴的决心来得晚。
既然已经决定回归自然,松菊相伴于山间,就不必再为搬家的事写信烦扰了。
注释
自期:期待。
东里先生:比喻有德行的人。
恰与:恰好适合。
西龙道院:可能指隐居修行的地方。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
萧骚: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秋入画:秋天的景色如画一般。
梅花的皪:梅花的洁白。
月供诗:月亮下的美景触发诗兴。
盟鸥:与鸥鸟结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知机早:早早明白事物的规律。
叹鹤:感叹自己。
决计迟:决定得晚。
归去来兮:引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表示回归田园。
松菊在:松菊象征隐士生活。
毋用:不必。
费文移:频繁地写信告知搬家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名为《王火井见过先以诗寄用韵(其一)》。诗人以自我期许和对环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隐逸情怀。首句“自期东里先生似”,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古代贤者东里先生那样淡泊名利,超然物外。次句“恰与西龙道院宜”则暗示了诗人向往宁静的道院生活,认为自己与这样的环境相得益彰。

“槲叶萧骚秋入画,梅花的皪月供诗”两句,通过描绘秋天的槲叶和冬夜的梅花,营造出诗意盎然的画面,暗示诗人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美景转化为诗篇。这里的“秋入画”和“月供诗”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盟鸥谁是知机早,叹鹤吾犹决计迟”两句,诗人以鸥鸟为盟友,感叹自己未能早早领悟人生真谛,而对鹤的自由自在仍抱有迟疑,流露出对超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未能及早抉择的自嘲。

最后,“归去来兮松菊在,故山毋用费文移”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归隐山林的决心,即使没有外界的邀请,他也愿意留在松菊相伴的故山,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不愿再受俗事牵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送赵介之赴舂陵十首·其十

嫣然亭上雨,鉴止池边月。

人隔九疑山,何以慰愁绝。

(0)

龙多山

一望东川尽数州,依崖泉石更清幽。

不辞挹月披云卧,揽取山房一夕秋。

(0)

苦热

群鸟无声抱翠条,乾坤虽广绝微飙。

鱼龙尚惧沧溟沸,草木甘从赤日焦。

只与火云张气势,未容霖雨解炎歊。

经时未雨犹闲事,莫放晴虹作旱妖。

(0)

和重九晚登骑山楼

登临楼观一重重,下客追随岂易逢。

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

自酬佳节挥鸿笔,谁诧元勋载景钟。

只恐斜阳催胜事,时时回首望西峰。

(0)

走笔谢司徒侍中惠柑

十年空忆满林香,今日堆盘得恣尝。

摘处嫩苞金隐粟,剖来清液露盈囊。

自堪珍玩誇群目,可惜馀甘落俗肠。

拜赐愈知公意重,不同设醴望元王。

(0)

初入汴

山势随淮断,河流带地浑。

严风疏树影,落日露沙痕。

客兴双蓬鬓,吟怀一酒尊。

舟行那敢缓,霜意满乾坤。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