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示东城诸侄·其一》
《寄示东城诸侄·其一》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不才无计谢朝簪,流水年光七十三。

盘古螺湖松柏地,梦魂夜夜到江南。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寄示东城诸侄》其一,通过“不才无计谢朝簪,流水年光七十三。盘古螺湖松柏地,梦魂夜夜到江南。”四句,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江南的深深眷恋。

首句“不才无计谢朝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平庸、无法在官场有所作为的无奈与自嘲。这里的“朝簪”象征着官职和权力,诗人以“不才”自谦,暗示自己在官场上的无力感。

次句“流水年光七十三”,运用了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年光则指岁月,整句意为在时间的长河中,诗人已经度过了七十三个春秋。这既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回顾,也暗含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第三句“盘古螺湖松柏地”,通过盘古螺湖这一意象,营造了一种古老而宁静的自然景象,松柏地则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永恒与不变的向往。

最后一句“梦魂夜夜到江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之情。江南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诗意与美好,诗人夜夜入梦回到江南,可见其情感之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时光流转以及对故乡深切思念的复杂情感,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临平谒申包胥庙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0)

星斋远我出山,且盛夸我用世之才以相歆,动其意为我贫也,率赋答之·其一

故人眷念萧寥况,珍重双鱼劝盍簪。

屯女岂应重策马,蒙夫未必竟多金。

寸长尺短谁相谅,北马南辕我弗任。

不道廿年叨雅素,尚将茅束诱春心。

(0)

哭郑侍讲丈筠各

廿载忘年友,相知此寸心。

谈经多妙契,觅句有清吟。

自我成萍梗,劳君念竹林。

茫茫天壤大,落落几知音。

(0)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四

一棹匆匆出郭来,尚馀残菊傍篱开。

满湖秋色排三径,十里西风动八哀。

洛社耆英多聚散,浦江人物几兴衰。

隔邻歌吹喧清梦,我独长吟酹玉醅。

(0)

堇浦移居吴山之麓索诗为赠

旧属都宫地,新称高士坊。

幽居忘出处,遗事感兴亡。

山上炎云紫,床头夜雨凉。

明朝登绝顶,一览尽钱唐。

(0)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三

江干相树郁平冈,左顾长洲带水杭。

漫以决排讹禹甸,竞传英爽遍隋塘。

百牢犹共王馀荐,一饭休教笼稻荒。

不爱勾东受扬子,雄心北向尚苍茫。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