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平谒申包胥庙》
《临平谒申包胥庙》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临平谒申包胥庙》,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申包胥的敬仰与感慨。

首联“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描绘了申包胥在历史上留下的深远影响,他的祠庙世代相传,象征着其精神永存。接着,“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则通过时间的跨度,展示了申包胥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颔联“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将申包胥与历史上的两位著名人物巫臣和范蠡相比较,暗示了申包胥在处理国家事务和策略运用上的高超智慧。而“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则表达了对申包胥外交策略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被记载的其他策略的遗憾。

颈联“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申包胥的努力与报复是否能实现,最终结果如何,都是未知数。接下来,“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则是对申包胥忠诚与勇气的赞美,他为国家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如同先王的愤怒得以释放,自己也以壮烈的姿态归来。

尾联“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描绘了诗人对申包胥庙的景致想象,皋亭树影与空中飘渺的宝鼎烟,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而“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则通过空间的距离感,强调了申包胥庙与郢都之间的联系,以及他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最后,“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提到了申包胥庙周边的地理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纪念物,进一步丰富了庙宇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则总结了历史的变迁与人情的消长,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申包胥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已亥杂诗 180

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
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0)

別黃蓉石比部玉階

不是逢人苦譽君,亦狂亦俠亦溫文。
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

(0)

已亥杂诗 160

眼前石屋著书象,三世十方齐现身。
各搦著书一枝笔,各有洞天石屋春。

(0)

已亥杂诗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
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0)

吴山人文徵、沈书记钖东饯之虎丘

一天幽怨欲谁谙?
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0)

已亥杂诗 58

张杜西京说外家,斯文吾述段金沙。
导河积石归东海,一字源流奠万譁。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