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濯缨亭》
《濯缨亭》全文
宋 / 陈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涉世谁能不混尘,幸无尘土点簪绅。

沧浪解洗许由耳,醽醁还浇靖节巾。

心地已非污可染,盘铭自警德常新。

此亭要与名俱永,不信西风能污人。

(0)
鉴赏

这首诗《濯缨亭》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通过“濯缨亭”这一意象,诗人表达了对清白自守、高洁志趣的追求与坚守。

首联“涉世谁能不混尘,幸无尘土点簪绅。”开篇即以“涉世”二字点明人生在世的复杂与挑战,指出即便是最纯净的心灵也难免受到世俗尘埃的影响。然而,“幸无尘土点簪绅”,诗人庆幸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被外界的污浊所玷污,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颔联“沧浪解洗许由耳,醽醁还浇靖节巾。”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高洁情操的象征。引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典故,表明如许由般清廉自守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清白。同时,以“醽醁”(一种酒)比喻醇厚的友情或高尚的情操,用“靖节巾”(陶渊明的头巾)象征隐逸的生活态度,表达出诗人希望在友情与高洁中得到慰藉和滋养的愿望。

颈联“心地已非污可染,盘铭自警德常新。”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坚定与自我约束的力量。他坚信自己的心地已经纯净到无法被污秽所污染,并且通过盘上的铭文来时刻提醒自己,使道德修养得以持续更新,展现出一种自律与自我完善的决心。

尾联“此亭要与名俱永,不信西风能污人。”以“濯缨亭”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亭子长久存在的期待,以及对自身品格不受外界影响的信心。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相信自己的品格如同这亭子一样,将永远保持其高洁与纯净。

综上所述,《濯缨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坚守,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与自我完善的过程。

作者介绍

陈渊
朝代:宋

(?—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
猜你喜欢

承西亭惠梅爱其香色赋诗

一枝疏淡在银瓶,虚实萧条冷气生。

近嗅几回凭小几,贪看数起绕空楹。

支离形影元相得,寂寞心魂转自清。

却想前人东阁里,孤花同赏不同情。

(0)

春雪同省长诸公宴集

绛烛燃霄深院阑,广庭积雪不生寒。

春声笛里梅花落,夜色杯中竹叶乾。

坐上拂衣先起舞,灯前改席更留欢。

人生分合兼衰健,今夕须知一醉难。

(0)

幽居玩雪柬人二首·其二

江城雨雪及春归,三白呈祥表应祈。

皓素凝华因地积,轻盈弄出斗风飞。

千峰掩翠皆同色,四野垂阴倍有辉。

独羡仙郎操妙曲,声高真使和人稀。

(0)

奉祈于朝天门迎词

汉主斋居太乙坛,方春修祀表祈年。

祥虬扶箓交仙葆,青鸟衔书近法筵。

尚玺亲承苍玉案,羽师跪授紫泥编。

长奉光天神道教,登釐无谢福为田。

(0)

四日陪夏桂洲学士南郊观牲

皇州风转翠云游,光涌南端璧月流。

珠树灵坛春漠漠,尚刍御廪夜幽幽。

天回淑气蕃羵犊,苑静繁星散旆驺。

视涤逡巡移剑履,明禋优渥动宸旒。

(0)

三日偕容台诸僚友游大慈恩寺登镜光阁即席赋

鹫峰飞宇孤逾丽,凤甸晴烟翠欲重。

北海霜冰虚暖气,西山云树散春容。

殊方天地愁目尽,此日登临新岁逢。

况是携游俱俊逸,但教得醉任萍踪。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