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蔚森森,朝阳正出林。
花间催小饮,江上盼佳音。
六合天清朗,中原路阻深。
徘徊团扇影,谁识放翁心。
万绿蔚森森,朝阳正出林。
花间催小饮,江上盼佳音。
六合天清朗,中原路阻深。
徘徊团扇影,谁识放翁心。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名为《题黄莘农前辈<日报平安图扇小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以“万绿蔚森森,朝阳正出林”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时间的更替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接着,“花间催小饮,江上盼佳音”,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花朵和江水以情感,表达了人们在春日里欢聚畅饮、期待远方消息的心情。
“六合天清朗,中原路阻深”两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在一片清明的天空下,中原大地却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阻碍,暗示了国家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最后,“徘徊团扇影,谁识放翁心”,诗人以“团扇影”为载体,寄托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团扇不仅象征着女性的柔美与温婉,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谁识放翁心”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自身情感难以言表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