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三》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0)
翻译
北山的雨刚刚飘过南山,远处的山峰在晴空下清晰,近处的山峰却笼罩在阴云中。
老松树在正午时分显得扭曲婆娑,孤独的梧桐忽然传来秋天的落叶声。
庭院中稀疏地有大雁和鸭子飞过,仿佛传递着某种命令或文书,大海深处没有了鲸鱼和鳄鱼的踪影,它们静静地伏在砧板上等待宰杀。
这是我这个老臣姑且以这种方式报效国家,我的仁德之名不敢说深入人心。
注释
北岑:北山。
南岑:南山。
远嶂:远处的山峰。
晴明:晴朗明亮。
老桧:老松树。
婆娑:弯曲摇曳。
孤桐:孤独的梧桐。
秋音:秋天的声音。
雁鹜:大雁和鸭子。
符檄:命令或文书。
鲸鲵:鲸鱼和鳄鱼。
斧砧:砧板(比喻杀戮)。
聊报国:姑且报效国家。
仁声:仁德之名。
入人深:深入人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四用喜雨韵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山岭间云雨交织的景象,北面的山岑上空飘着细雨,而南面则是晴朗的天气,远处的山峰显得明亮,近处的山峰却笼罩在阴影之中。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然界中光与暗、动与静并存的美感。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这里,老桧树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有些婆娑(即枝叶茂密而稍带倦意),孤零零的桐树则随着风的吹拂发出了一丝秋天的萧瑟之声。这两句通过对植物生长状态和声音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季节更迭和自然界的动感。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庭院中偶尔有雁鹜飞过,仿佛在空中划出吉祥的符号,而大海之下,巨大的鱼类(鲸鲵)则静静地躲藏着,就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这两句诗以庭院和大海为背景,展现了一个既有生机又蕴含神秘力量的世界。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最后两句表达的是诗人作为一位年迈的臣子,对国家的忠心不减,而那仁厚的声音(可能指君王之声),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这既是对诗人个人的情感宣泄,也反映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国事的关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和他对国家的忠诚。其用意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周文都伍伯饶马玄真诸友约钓河豚值雨弗果伯饶复遣人来约答之时玄真文都在病·其一

七月十日秋正来,渔翁夜上临江台。

斜风细雨不归去,若个玄真安在哉。

(0)

神泉八景为饶鉴赋其四赠之·其八读李评事承芳文

著论必无同,乾坤孰此容。

人扶周孔教,用世且无功。

(0)

桂江舟行见各山畬田广开蛮夷残孽持兵供役夹道拜迎视往年处处益多喜而有作·其一

蛮夷流劫几经年,饱食何尝肯力田。

今日自知勤穑事,畬田处处满山颠。

(0)

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一

忆昔送君日,折赠门前柳。

黯然离绪牵,别来已云久。

嗟彼市道交,念此金兰友。

愿为秋暮期,同醉菊花酒。

古人重然诺,斯言莫相负。

相思意何长,相见情更厚。

世态趋炎凉,君心谅无有。

(0)

献陵挽歌·其三

四海讴歌仰戴深,惊闻厌代尽沾襟。

惟馀蜂蚁偏愁苦,无路攀髯痛不禁。

(0)

和韩同年

诗礼承家子,经筵侍讲臣。

知公全此职,愧我独何人。

雨露恩非浅,春辉德至纯。

死生存一感,得不在君亲。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