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独自感受着秋天的寂寞与孤独。开篇“无限少年非我伴”,表达了对逝去青春和旧友的怀念,点出诗人现在的孤单状态。“可怜清夜与谁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到诗人的深切哀愁。
接着,“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快乐时光的怀念。欢乐时光已成过去,而亲朋好友却如秋叶般散去,周围变得空荡。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则描绘了一个具体的景象:秋风之后,满树的红叶随风飘落,而诗人的白发在清澈的月光下显得分外醒目。这两句通过鲜明的画面和对比的手法,强化了诗人年老与孤独的感觉。
最后,“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表达了一种无尽的哀愁。这里的“萧条物”可能指的是其他让人感到凄凉的事情,而“老菊衰兰三两丛”则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残存的生命之美的一种感慨,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反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秋夜寂寞氛围。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了对青春逝去、友情凋零以及个人的孤独与苍老的感慨。
把手江天曙。忆当时、金焦纵赏,倚花停麈。
星火瓜洲才过了,还趁平山烟雨。
共酬唱、一舟容与。
十载舟游弹指耳,忍回头邻篴成悽楚。
长已矣,一抔土。君家兄弟今龙虎。
但何堪、元方老去,脊令悲赋。
我昔曾依春风座,况又姻联儿女。
怆几度、相逢酸语。
检到遗书惟恸哭,看婆娑老泪挥如许。
知己者,不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