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藏阴,鸣蝉噪午,虚堂静掩无人语。
帘拢三叠下朱廊,轻凉悄悄生庭庑。
愁意都消,吟思更苦,昨宵閒梦凭谁数。
画屏风外但闻钟,骚心欲放知何许。
飞鸟藏阴,鸣蝉噪午,虚堂静掩无人语。
帘拢三叠下朱廊,轻凉悄悄生庭庑。
愁意都消,吟思更苦,昨宵閒梦凭谁数。
画屏风外但闻钟,骚心欲放知何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的静谧画面。"飞鸟藏阴"和"鸣蝉噪午"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夏日的热烈与生机,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宁静。"虚堂静掩无人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只有蝉鸣打破这份静谧。
"帘拢三叠下朱廊,轻凉悄悄生庭庑"描绘了室内的情景,透过半掩的帘幕,微风吹过,带来一丝清凉,使得整个庭院都弥漫着淡淡的凉意。诗人的情绪随着这轻凉的氛围而变化,由愁转为闲适,然而"愁意都消,吟思更苦"又暗示了内心深处的思绪并未完全放下。
"昨宵閒梦凭谁数"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回味,但又难以言说梦境的内容,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画屏风外但闻钟,骚心欲放知何许"则通过远处传来的钟声,引发了诗人内心的骚动,却不知如何释放,留下了一种深沉的思考。
整体来看,袁克文在这首《踏莎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心境变化,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