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准备离开某地,返回家乡的场景。开篇“年时萧寺雪初晴”设置了一个清新脱俗的冬日景象,通过“闻道君来眼倍明”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重视。在送别离合的氛围中,“秋欲去”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分别的愁绪,而“论交还感盖初倾”则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在接下来的行文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离别之情。帆船张起,水面上秋潮涌动,路经铅山时,晚霞横亘,营造了一种离去的壮阔与孤独感。
最后,“快向端溪从吏隐”表明官员急于返回自己的职责之地,而“归来稳步上蓬瀛”则描绘了归途中平和的心态及对自然景致的细腻观察,透露出一种归隐田园、安享晚年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妙描摹,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平静生活的情怀。
沉疾已在躬,嗜书犹不废。
每闻有奇籍,多方必图致。
手录畏辛勤,数纸还投弃。
贸人供所好,恒辍衣食费。
往来绕案行,点画劳指视。
成编亦艰难,把玩自珍贵。
家人怪何用,推却从散离。
亦蒙朋友笑,既宦安用是。
自知身有病,不作长久计。
偏好固莫捐,聊尔从吾意。
有子虽二人,未知谁可遗。
我但要披阅,岂复思后世。
逢愚聚亦散,贤必能添置。
区区虑远心,何其错为地。
不如供目前,一卷有真味。
游气日氤氲,人物生楚楚。
阴阳易之马,天地道之府。
吾身从何来,造化戏剧我。
有我期自丧,欲与未生伍。
天胡凿吾窍,能解乐与苦。
苦乐两相纽,心绪遭织组。
吾生亦错误,错误送千古。
勤除将懒乘,智阙以愚补。
天机自裁断,万象得安堵。
日晴鸟乐奏,风动花姬舞。
结交一欢伯,气味投肺腑。
逍遥随化迁,建德非吾土。
老原作画墨法熟,纸上沈沈泼浓绿。
重林湿叶欲垂地,合涧流淙似鸣玉。
庐山九叠翠不乾,秋影平吞此长幅。
借看真怕雨拂面,要为时人洗双目。
滕王珠帘正堪卷,董家破屋不可宿。
出门一笑青天高,犹怪春泥污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