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
这首元代卢挚的《折桂令·长沙怀古》以时空转换起笔,描绘了从早朝瀛洲到傍晚泊舟湖滨,再到探访衡山和湘江的情景。诗人借“纫兰”和“搴若”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士屈原的怀念,暗示招魂的主题,寄托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追思。
接着,诗人视线转向苍梧之巅的暮云,以及黄陵祠中被尘封的宝瑟,暗寓历史的沧桑与遗迹的荒凉。他感慨世事如梦,纷扰不断,长沙作为历史上多次涌现词臣之地,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沉浮。
整首词通过怀古抒发情感,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作者对长沙古城厚重历史文化的感慨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