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落残碑认短铭,舍人书体出天廷。
吾从字画徵旁刻,大《泰山铭》小《孝经》。
脱脱已罢巙巙卒,谁是平章至正秋。
一记不传名姓在,朔方剩有断碑留。
剥落残碑认短铭,舍人书体出天廷。
吾从字画徵旁刻,大《泰山铭》小《孝经》。
脱脱已罢巙巙卒,谁是平章至正秋。
一记不传名姓在,朔方剩有断碑留。
这首清代诗人江标的《和林金石诗》以碑铭为题材,通过描绘剥落的残碑上刻有的字体,展现出书法艺术的魅力。"舍人书体出天廷"一句赞美了碑文书法的高超,暗示其出自宫廷高手。诗人进一步提到从字画中辨识出的两部经典作品,《泰山铭》和《孝经》,显示出碑文内容的庄重与教化意义。
"脱脱已罢巙巙卒"可能指的是书写者或制作者的名字已经无从考证,"平章至正秋"则表达了对公正评价的追寻。最后,诗人感慨历史的流转,尽管个人姓名已不可考,但这些碑文依然在朔方之地留存,成为历史的见证。
整首诗通过对古碑的细致描绘和历史感慨,体现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敬仰以及对历史痕迹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