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动乱时期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句“念子为儒道未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儿子的教育和未来前途的担忧,希望他能够走上正道,但目前还未能如愿。"依依心向十年兄"则是诗人对远方兄弟之情的怀念,这种深厚的情感在乱世中显得尤为珍贵。
第三、四句“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告诫自己和他人不要轻易地依附于乱世之中的权贵,而应效仿古代的贤者,以隐姓埋名来保持自己的清白和独立。
"大国未知何日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无为之日的渴望,然而这种愿景在当时看来似乎遥不可及。"旧山犹可入云耕"则是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即便是在动乱的年代,也还能够找到一片净土,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最后两句“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归隐田园的决心。他们决定乘着秋风,扬帆起航,一同返回家乡,结束流离失所的旅途生活,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两句也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浮云西北驰,越鸟东南飞。
壮士各有怀,何为常依依。
况有白发亲,日夕望庭闱。
陈情叩天阍,君恩许暂归。
板舆亲扶将,满路生光辉。
到日敞华堂,开燕及芳菲。
春风发朱英,照君舞时衣。
君良悦情意,其奈心知违。
嗟我同门友,渐看云会稀。
今复惜君别,何以效涓微。
处士忌硗硗,愿君聊息机。
珍重报国身,努力奉春晖。
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巳。
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
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
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
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
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
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
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
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
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
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
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
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
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
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
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
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
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
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明·余继登】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巳。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https://shici.929r.com/shici/uuIV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