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
高下参差无次序,要令不似俗亭台。
野人日日献花来,只倩渠侬取意栽。
高下参差无次序,要令不似俗亭台。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即事(其一)》。诗中描述了一个乡村日常场景:农夫们每日都会向诗人献上鲜花,他们并非为了商业交易,而是纯粹出于心意,希望诗人能够欣赏并种植这些花朵。诗人对花的摆放并不讲究整齐划一,高低错落,没有常规的布局,这样反而显得自然随意,不同于俗常的亭台建筑。这种描绘体现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质朴真实的喜爱,以及对于自然与人情关系的独特见解。整体上,这首诗富有田园诗意,流露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和对世俗礼节的淡然态度。
花如待客,月似怀人,恐怕负芳时。
半幅云林亭畔,蓦地来、密约谁知?
严更动也,远钟鸣矣,心事惹狐疑。
却恼座中饶舌,申申詈去还低。
休怜今世,要识前身,曾在鹊桥西。
欠了人閒情债,渐渐偿、也费撑持。
浪萍风梗,乍离长别,青鸟倦飞飞。
好趁良宵聚首,莫教轻放杯儿。
萧萧落木,觉空庭添得,许多秋气。
雁影濛濛烟影断,直恁冷清清地。
饮酒千钟,拥书万卷,差足强人意。
吹竽挟瑟,看来非隐非吏。
伏枥老骥堪怜,唾壶缺尽,歌罢何曾醉。
晚食加餐堪当肉,那得金齑玉鲙。
住亦为佳,居殊不易,心口还相计。
思之烂熟,自知鸡肋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