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
雪没鞋痕,何人为扫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禦风归、第一春销。
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
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
雪没鞋痕,何人为扫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禦风归、第一春销。
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
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这首《高阳台·落梅》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梅花凋零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词中以“缟月啼香,青禽警瘦”开篇,以月光皎洁、鸟鸣清脆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遗环与恨俱飘”,借梅花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雪覆鞋痕,无人清扫溪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寥的情感。
“东风欲避层台远,御风归、第一春销。”春风不愿触碰高台,似乎在逃避什么,暗示着春天的消逝。接下来,“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连绵不绝的梦境。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山林空旷,回忆起梅花的稀疏影子,拾起散落的花瓣,包裹在冰绡之中,既是对梅花的珍藏,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湖面平静,却承载着过往的忧伤和新的娇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残留的酸楚隐藏在浓密的树荫中,难以用言语描绘,表达了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年又一年的消息,只能在雨雾缭绕的清晨与黄昏中寻找,充满了无奈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梅花凋零的凄美画面,蕴含了深深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