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落梅》
《高阳台.落梅》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

雪没鞋痕,何人为扫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禦风归、第一春销。

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

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落梅》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梅花凋零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词中以“缟月啼香,青禽警瘦”开篇,以月光皎洁、鸟鸣清脆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遗环与恨俱飘”,借梅花凋零,暗示着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哀愁。雪覆鞋痕,无人清扫溪桥,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寂寥的情感。

“东风欲避层台远,御风归、第一春销。”春风不愿触碰高台,似乎在逃避什么,暗示着春天的消逝。接下来,“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表达了对梅花凋零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引发的连绵不绝的梦境。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山林空旷,回忆起梅花的稀疏影子,拾起散落的花瓣,包裹在冰绡之中,既是对梅花的珍藏,也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湖面平静,却承载着过往的忧伤和新的娇艳,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残留的酸楚隐藏在浓密的树荫中,难以用言语描绘,表达了无法言说的哀愁。

最后,“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一年又一年的消息,只能在雨雾缭绕的清晨与黄昏中寻找,充满了无奈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梅花凋零的凄美画面,蕴含了深深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会稽杂咏同周观察作八首·其二

勾践城何处,西施宅有村。

山灵销霸气,春恨倚香魂。

野鸟空啼血,溪花不解言。

怒潮来往地,应愧到吴门。

(0)

同二子宿祈泽寺

寒宵宿古寺,爱尔且淹留。

忽向蒋生径,仍登谢氏楼。

词华依玉树,行李敝貂裘。

为乐须閒散,那能待白头。

(0)

赠枢使李竹坡四首·其三

忆遂楼船后,朝天上赤墀。

衣冠同拜舞,殿陛借光仪。

击楫春江稳,投壶夜漏迟。

往来行乐意,披豁慰支离。

(0)

拟古十一首·其一

四方多岐路,出门难与期。

游子适万里,三岁间音徽。

不惜离别苦,但恐中心乖。

人情非山岳,感物易迁移。

释我金跳脱,缄书寄君侧。

愿视故人心,勿视新人色。

(0)

霖雨歌七首·其二

赫赫皇邑,戢戢王基。亢阳肆烈,下民其咨。

天子有德,百僚师师。奏假且严,受于神祗。

霖雨既降,百物咸熙。鞠哉之咏,媲美周诗。

(0)

山行绝句十三首·其十三

磈砢万石底,滴沥泉一泓。

裹茗欲煮尝,未有龙头铛。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