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塞山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慨。
“吴塞当时指此山,吴都亡后绿孱颜。”这里,诗人以吴国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西塞山的不变,反衬出历史的沧桑。山在,但昔日吴国的繁华已成往事,只留下了青翠的山色。
“岭梅乍暖残妆恨,沙鸟初晴小队闲。”这两句通过对梅花和鸟鸣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梅花在春风中渐渐开放,带有一丝孤寂,而远处的鸟鸣则显得分外悠闲。
“波阔鱼龙应混杂,壁危猿狖奈奸顽。”这两句诗描绘了山中的水流和山壁上的猿狖,通过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一种人类无法企及的自由与自然。
“会将一副寒蓑笠,来与渔翁作往还。”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用一顶草编的帽子,与渔夫交换往来的情谊。这里渔翁不仅是捕鱼的人,更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塞山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自然的深刻领悟。
出处平时正且严,犹于瓜李谨疑嫌。
两溪水照新明月,六客堂逢旧紫髯。
安定化应孚学校,谢公思已结闾阎。
湖山清远使君好,想见邦人慰所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