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明月照我庭,晴光作云翳寒星。
夜寂寂兮天冥冥,草木凄兮霜露零。
怀帝子兮湘水滨,哀窈窕兮伤娉婷。
启珠箔兮开银屏,凝幽思兮发遐征。
秋风高兮鸾凤鸣,莫往从之兮泪纵横,水泠泠兮山青青。
明月明月照我庭,晴光作云翳寒星。
夜寂寂兮天冥冥,草木凄兮霜露零。
怀帝子兮湘水滨,哀窈窕兮伤娉婷。
启珠箔兮开银屏,凝幽思兮发遐征。
秋风高兮鸾凤鸣,莫往从之兮泪纵横,水泠泠兮山青青。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秋思歌(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清的秋夜画面。首句“明月明月照我庭”,以明亮的月光开启诗篇,营造出明亮却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晴光作云翳寒星”暗示了天气转凉,晴空中的阳光被云层遮蔽,只有几颗寒星点缀夜空。
“夜寂寂兮天冥冥,草木凄兮霜露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寒冷,草木在霜露中显得更加凋零,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哀愁。诗人将思绪转向远方,“怀帝子兮湘水滨”,表达了对某位帝子(可能象征着逝去的爱人或理想)的怀念,以及对湘水边那美丽却命运多舛女子的哀悼。
“启珠箔兮开银屏,凝幽思兮发遐征”描述诗人打开珠帘和银色屏风的动作,试图通过这些动作寄托内心深沉的思念和遥远的追寻。随着秋风的吹起,“秋风高兮鸾凤鸣”,诗人感到孤独,无法追随所爱之人,只能任由泪水纵横。
最后两句“水泠泠兮山青青”,以流水和青山的冷色调作为结语,既写出环境的冷寂,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无尽哀伤。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秋天独特感受的表达。
我家吴门枕江浙,君住钱唐近南越。
长安道上忽相逢,手握青藜鬓如雪。
虽云踪迹类浮云,不向人间附炎热。
蓬阆群仙久相待,醉后常期浴东海。
手攀若木弄金乌,却把珊瑚作薪采。
归来自卧三天竺,静守玄关处幽独。
白云为衾石为枕,五粒松脂胜粱肉。
却怜吾辈繫樊笼,未暇栖身向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