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
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
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
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
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
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
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
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
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
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
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
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
这首诗名为《乞巧》,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以“乞巧”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通过对比巧与拙的价值观念,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取巧原非君子儒,纷纷乞巧何其愚!”开篇即点明主题,批评了追求外在技巧和形式上的“巧”,认为这并非君子之风,也显得愚蠢。接着,“我闻用拙存吾道,又闻巧者拙之奴。”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拙”,即朴实、真诚的生活态度,而那些看似聪明的人实际上只是被“巧”所奴役。
“我生无事不守拙,自安义命心怡愉。”诗人表明自己一生都坚持朴实无华的生活方式,顺应自然规律,内心感到满足和愉悦。接下来,“天上神仙比我拙,其拙还为世间无。”将自己与天上的神仙进行对比,指出即使是神仙,他们的智慧也远不及“拙”的价值,因为真正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平凡之中。
最后,“一年一度一相见,牛郎织女天一隅。银河竟绝仙槎渡,填桥还待白项乌?”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赞美。每年只有一次的相聚,象征着人间情感的珍贵与难得。而银河的阻隔,需要白项乌来搭桥,象征着人间情感的坚韧与执着。最后,“何如黄海、黑海、地中海,凡夫乘风破浪来往只须臾!”诗人以大海的广阔与凡人的自由来反衬出人间情感的宝贵,强调了平凡人通过努力可以跨越重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整首诗通过对“巧”与“拙”的对比,以及对牛郎织女故事的引用,表达了对朴实生活态度的推崇,对人间情感的赞美,以及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肯定。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