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叠前韵》
《书事叠前韵》全文
清 / 丘逢甲   形式: 古风

逍遥文字谢庄周,墨潘都成涕泪流。

凄绝三闾香草意,秋江人赋畔牢愁。

接天烽火迫残年,孤负铙歌制凯旋。

依旧元戎窦车骑,更无人与勒燕然。

何事悲天祗自悲,寒斋倚枕苦寻思。

书生怅作封侯梦,愁煞黄粱饭熟时。

都卢场辟万人观,民力东南近已殚。

不惜水衡钱浪掷,汉家恩赐结呼韩。

故人塞外有书还,惆怅江天对白鹇。

见说汉边瓯脱尽,秋风胡马满阴山。

黄河如带负前盟,满地洪流秋未清。

东海茫茫尽鱼鳖,可悲不独是彭城。

薤露声哀秋气凉,出关有客更投荒。

刊章钓尽甘陵党,流祸居然到吕强。

剑外音书屡滞留,西风愁说锦江游。

黄巾破败连三郡,更遣刘焉牧益州。

战云黯黯遍天西,江上行吟夕照低。

还向夔巫苦奔走,草堂空筑浣花溪。

漫诧榑桑旧挂弓,残棋欲著与谁同?

东风吟冷英雄泪,海外扶馀局未终。

(0)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交织,展现了诗人丘逢甲深沉的情感世界。首句“逍遥文字谢庄周”借用了庄子的逍遥哲学,表达对文字自由的向往;“墨潘都成涕泪流”则流露出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凄绝三闾香草意,秋江人赋畔牢愁”引用屈原的《离骚》和江淹的《别赋》,表达了对高尚人格被压抑和国家衰败的哀痛。“接天烽火迫残年”描绘了烽火连天的战乱景象,诗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未能实现凯旋的愿望。

“依旧元戎窦车骑,更无人与勒燕然”暗指汉代窦宪北伐获胜刻石燕然山的典故,这里暗示了对现实军事无功的失望。“何事悲天祗自悲”直抒胸臆,诗人悲叹世事,自我反思。“书生怅作封侯梦,愁煞黄粱饭熟时”借用黄粱一梦的典故,表达了壮志未酬的苦闷。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关注民生疾苦,“都卢场辟万人观,民力东南近已殚”揭示了社会资源的枯竭。“不惜水衡钱浪掷,汉家恩赐结呼韩”批评统治者的浪费和对外政策的失当。

“故人塞外有书还,惆怅江天对白鹇”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边疆局势的忧虑。“见说汉边瓯脱尽,秋风胡马满阴山”进一步渲染了边患的严重。

最后,诗人以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相结合,感叹“黄河如带负前盟,满地洪流秋未清”,以及“剑外音书屡滞留”等个人际遇,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丘逢甲

丘逢甲
朝代:清   字:仙根   号:蛰庵   籍贯:南武山   生辰:1864年~1912年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猜你喜欢

双头莲.岭南元夜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

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

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

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

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

烧火树妆点,羊城尤壮。

听罢白苎吴歈,有周郎座上。

天万里,对酒当歌,相看慷慨。

(0)

醉桃源.季夏雨后,饮舅氏园中

古槐疏柳度轻飙。荷香隔院飘。棚阴清露缀葡桃。

开樽兴倍豪。金跳脱,紫檀槽。有人态色饶。

解襟灭烛影萧萧。严更促丽谯。

(0)

菩萨蛮·其十二赠女伶

樽前若个歌金缕。盈盈十五芳如许。笑靥半含羞。

骄憨不解愁。眉痕青尚浅。秋水双眸剪。

何处耐人思。歌停掩袖时。

(0)

菩萨蛮·其三春闺

乱鸦啼处春风晓。流苏香暖金钩小。晴影入窗纱。

街头卖杏花。鸳鸯初睡足。偏堕云鬟绿。

拂镜试新妆。低回问粉郎。

(0)

浣溪沙·其二春怀

郊外提壶籍草茵。桃花春涨水粼粼。

暖风吹散隔溪云。

柳色暗催羁客泪,莺声愁煞画楼人。

两般心事总沾巾。

(0)

水龙吟.杨花,和章质夫韵

是谁断送春光,又柳絮、满空飞坠。

长途飘泊,征衣轻薄,搅人离思。

梦熟罗厨,脸消花靥,镜惊尘闭。

傍妆台点点,随风散乱,几番欲下还起。

灞水旧时行处。遍长条、雪花如缀。

红芳竟老,绿阴成叠,寸心愁碎。

晓雨初晴,半归泥土,半随流水。

卷珠帘、尽日留春不住,洒东风泪。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