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艳到。正霁痕消雪,霓裳换了。
妆晕新娇,楚水湘云梦春晓。
莫是灵妃醉后,倚酡颜、双蛾替扫。
待开帘、静抚瑶琴,愁思满残照。漫笑。同心少。
护一曲朱栏,一分花好。冷枫句杳。
重与镌题咏香草。
拟采红心吊古,怅美人、碧波缥缈。
又粉痕、吹尽也,鹃啼春老。
空山艳到。正霁痕消雪,霓裳换了。
妆晕新娇,楚水湘云梦春晓。
莫是灵妃醉后,倚酡颜、双蛾替扫。
待开帘、静抚瑶琴,愁思满残照。漫笑。同心少。
护一曲朱栏,一分花好。冷枫句杳。
重与镌题咏香草。
拟采红心吊古,怅美人、碧波缥缈。
又粉痕、吹尽也,鹃啼春老。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经过袁又恺的枫江草堂,被眼前的景色触动,创作出这首《红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慨。
“空山艳到”,开篇即以“艳”字点明山间景色之美,仿佛整个山野都因春天的到来而变得艳丽。接着,“正霁痕消雪,霓裳换了”,描述了雨后的山景,雪迹已消,如同换上了霓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色的清新与变化。
“妆晕新娇,楚水湘云梦春晓”,进一步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湖水如镜,云雾缭绕,仿佛梦境一般。这里通过“楚水湘云”这一典故,增加了画面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晨的向往与赞美。
“莫是灵妃醉后,倚酡颜、双蛾替扫”,诗人想象着仙子在春酒微醺后,倚靠在树下,双眉轻扫,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种想象既丰富了画面,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幻想与追求。
“待开帘、静抚瑶琴,愁思满残照”,诗人想象自己在傍晚时分,打开窗帘,静静地弹奏瑶琴,心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愁绪。这一场景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情怀,也暗示了他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感伤。
“漫笑。同心少。护一曲朱栏,一分花好”,诗人感叹于春光易逝,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长久相伴。他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守护住这份美好,哪怕只是短暂的一刻。
“冷枫句杳。重与镌题咏香草”,面对即将凋零的枫叶,诗人希望能再次留下自己的诗句,纪念这美好的瞬间。这里的“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品德,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
“拟采红心吊古,怅美人、碧波缥缈”,诗人设想采摘红心草来寄托对古代美人的思念,同时表达了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惋惜之情。这里的“碧波缥缈”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遥远的思绪。
“又粉痕、吹尽也,鹃啼春老”,最后两句写出了春天的痕迹逐渐消失,杜鹃鸟的啼鸣标志着春天的结束。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即将逝去的深深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