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旋庵》
《示旋庵》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众生久流转,迷于自心量。

失所精了性,无觉觉所觉。

分别见有我,我立生有人。

众生及寿命,一时同具足。

展转生死中,缚脱总迷闷。

愚人随业缘,住于不觉地。

智者觉不觉,舍生而取灭。

空华阳燄里,颠倒徒掜目。

晴空迥无有,观者莫劳累。

汝与诸佛同,一切贪嗔痴。

即是戒定慧,直下无有二。

亦无无二想,居然登祖位。

慎勿下劣心,流转不知止。

一念自觉非,善哉旋庵子。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人生的流转、觉悟与解脱的主题。诗人从众生的迷惑出发,指出人们因迷失自我本性,陷入分别心的束缚,从而产生了“我”与“人”的对立,以及对生命的执着。这种执着导致了生死轮回的无尽循环,使得人们在迷惑中挣扎。

接着,诗人将智者与愚人的区别置于对比之中,智者能够觉醒,超越不觉的状态,放下生命,追求解脱。而愚人则被业力牵引,沉溺于无知的世界。通过比喻空华(虚幻之物)和阳焰(虚幻之火),诗人描绘了世间现象的虚妄本质,提醒人们不应被这些虚幻所迷惑。

进一步,诗人指出,真正的觉悟者在空寂的宇宙中,能够洞察一切贪嗔痴的本质,认识到它们与戒定慧(佛教修行的三学)并无二致。这表明觉悟者已经超越了对立与二元性的思考,达到了与佛性同在的境界。诗人鼓励读者不要陷入下劣的心境,而应警惕自己的迷惑,一旦觉悟,便是善行。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佛教关于人生、觉悟与解脱的教义,通过寓言式的语言,引导读者反思自我,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春日二首呈黄子迈大卿·其二

帝里风光二月新,西湖几队踏青人。

杏花时节偏饶雨,杨柳门墙易得春。

或是或非尘里事,无穷无达醉中身。

五陵年少誇豪举,寂寞诗家戴叔伦。

(0)

拟岘台杜子野主簿寓居

高台延望眼,风物满前村。

细读南丰记,频开北海樽。

远山如看画,近市不闻喧。

诗是君家事,长城在五言。

(0)

广东漕李实夫四首·其四

忘家甘旅食,忧国属愁颜。

有客佩金印,何人守玉关。

风霜晚秋后,天地夕阳间。

痛洒伤时泪,别公归故山。

(0)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与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诗及晚唐诗因有论诗十绝子文见之谓无甚高论亦可作诗家小学须知·其七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0)

送叶伯几赴奉化录

君不见东海狞龙子,学飞便逐风云起。

又不见西域豪马驹,堕地一日能驰驱。

叶家翁季亦如此,一经接武成师儒。

毛锥如风腹如笥,快书疾读三千字。

颇闻曾下仲举榻,不为频通祢衡刺。

台书翩翩江上来,吾州自古多贤才。

裹琴携砚速相就,为子归扫山中莱。

(0)

山中玩物杂言十首·其三

野果散高林,雀鼠食之宜。

设非人所残,一颗不敢窥。

宁由网罻防,亦无神物司。

食道固当尔,雀鼠犹有知。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