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雾雨至太和宫俯视一气咫尺不辨·其二》
《雾雨至太和宫俯视一气咫尺不辨·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叆叆浮云满九关,帝宫只在紫微间。

雨沾万国看龙变,雾匝千岩隐豹斑。

骏骨已知轻郭隗,蛾眉何复妒麋山。

具茨咫尺襄城道,牧马宁虚七圣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雾雨笼罩下的太和宫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宫殿交融的神秘氛围。首句“叆叇浮云满九关”以“叆叇”形容云雾之盛,渲染出浓厚的迷蒙气氛,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帝宫只在紫微间”则将太和宫置于仙境般的想象之中,暗示其超凡脱俗的地位。

接下来,“雨沾万国看龙变,雾匝千岩隐豹斑”两句,运用象征手法,通过雨水与雾气的变化,暗示着某种神秘力量或变化即将发生,同时也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这里“龙变”和“豹斑”的隐喻,可能暗指历史的变迁或王朝更迭的预兆。

“骏骨已知轻郭隗,蛾眉何复妒麋山”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对人才与美貌的不同态度。郭隗是燕昭王招揽贤才的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而“骏骨”比喻杰出的人才;“蛾眉”则常用来形容美女,此处或暗含对美貌的贬抑或对才华的推崇。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才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传统审美观念的反思。

最后,“具茨咫尺襄城道,牧马宁虚七圣还”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具茨、襄城等地名,可能是象征性的引用,与神话传说中的七圣相关联,暗示着历史的深远与神圣。牧马的场景,或许象征着对和平与秩序的向往,而“宁虚七圣还”则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智慧的敬仰与怀念,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沁园春.庆寿

缑山老仙,翳凤骖鸾,游戏尘寰。

向五云深处,颉颃霞佩,三槐影里,突兀云冠。

坐听玉笙,闲披宝笈,寄傲壶中日月闲。

人都道,饮金茎秋露,风骨非凡。方瞳雪颔童颜。

更清嚼梅花满肺肝。

对银烛光中,霞杯麟脯,彩衣膝下,玉树芝兰。

五老曾图,九龄初启,方寸心藏天地宽。

从今去,记年年此酒,长对南山。

(0)

匠人篇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女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0)

水龙吟.警世

算来浮世忙忙,竞争嗜欲闲烦恼。

六朝五霸,三分七国,东征西讨。

武略今何在,空凄怆,野花芳草。

叹深谋远虑,雄心壮气,无光彩,尽灰槁。

历遍长安古道。问郊墟、百年遗老。

唐朝汉市,秦宫周苑,明明见告。

故址留连,故人消散,莫通音耗。

念朝生暮死,天长地久,是谁能保。

(0)

南乡子.送人北行入燕作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

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

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

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各自春。

(0)

入杭

曾江白酒樊江饭,处处当年客似家。

垂老重来旧相识,春风只有野桃花。

(0)

赠漳州一士子联

东墙倒,西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前巷深,后巷深,不闻车马之音。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