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云不可即,高阁旧盘桓。
石镜宛如昨,金经忽已残。
琴存三叠舞,炉罢九真丹。
杏叶悲黄落,无风满醮坛。
仙云不可即,高阁旧盘桓。
石镜宛如昨,金经忽已残。
琴存三叠舞,炉罢九真丹。
杏叶悲黄落,无风满醮坛。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对施尊师道场的访问,充满了仙气与历史的沉淀感。首句“仙云不可即,高阁旧盘桓”以仙云难以触及,暗示了道场的高远与神秘,而“高阁旧盘桓”则透露出诗人曾多次在此流连忘返,对道场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石镜宛如昨,金经忽已残”两句,通过石镜和金经的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道场中修行的传承与变化。
“琴存三叠舞,炉罢九真丹”描绘了道场内静谧而庄重的氛围,琴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炉中的丹药已不再使用,象征着修炼的结束或转换。最后,“杏叶悲黄落,无风满醮坛”以自然景象收尾,杏叶的凋零不仅映射出季节的更迭,也暗含了生命与时间的流逝,而“无风满醮坛”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氛围,让人感受到道场的神圣与庄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访道场的经历与感受融入自然与历史的变迁之中,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衡岳湘川,产名公、真是玉堂人物。
紫禁彤庭携手旧,何日同游赤壁。
镜里朱颜,花前青鬓,又早巾中雪。
非才宜退,匡时赖有英杰。
自从身入黄扉,仰惭白日,归兴时时发。
彩笔新词劳远寄,满纸云烟明灭。
花甲初周,世途饱历,长笑空搔发。
钟陵南望,故人千里明月。
昔试南宫,荷明公、收作药笼中物。
彩笔玉堂干气象,瞻望文章奎壁。
席上春风,尊前夜雨,几对程门雪。
飞英振藻,一时真愧诸杰。
独怜万里驰驱,三王六诏,使节连翩发。
琐闼十年曾抗疏,旧草万行明灭。
霄汉飞腾,风波震骇,白尽巾中发。
长安今夕,芳樽且醉华月。
春月才圆,春花欲放,春宴初开。
喜春省仙卿,高跻眉寿,春曹诸彦,共赋台莱。
留赏春灯,醉酣春酒,一任春宵鼓角催。
春堂上,蔼十分春色,光映三台。主人昔占春魁。
有赞治、春官礼乐才。
况雅量春融,清颜春盎,化行春雨,名震春雷。
春殿宣麻,春宫定策,春日还看拜玉阶。
春风里,好调和玉烛,照耀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