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手写玉局像,官閤高张神采王。
生日如逢景祐年,酒脯香花列供养。
传观长句疑有神,争道阳阿得高唱。
一时宾御富文采,各骋清词运心匠。
是时入腊风日晴,长筵列坐开重屏。
百罚深杯不知夜,藤梢月出光珑玲。
因思七百年前当此夕,月宿牵牛河汉直。
纱縠行中一堕地,万古峨眉不改色。
斯文浩气长留天地间,人世何曾异今昔。
使君生出苏门后,风义平生托师友。
画赠生朝刘景文,诗成佐饮晁无咎。
昔到平山忆醉翁,即今诗老播清风。
他年此会传佳话,更与黄楼赤壁同。
使君手写玉局像,官閤高张神采王。
生日如逢景祐年,酒脯香花列供养。
传观长句疑有神,争道阳阿得高唱。
一时宾御富文采,各骋清词运心匠。
是时入腊风日晴,长筵列坐开重屏。
百罚深杯不知夜,藤梢月出光珑玲。
因思七百年前当此夕,月宿牵牛河汉直。
纱縠行中一堕地,万古峨眉不改色。
斯文浩气长留天地间,人世何曾异今昔。
使君生出苏门后,风义平生托师友。
画赠生朝刘景文,诗成佐饮晁无咎。
昔到平山忆醉翁,即今诗老播清风。
他年此会传佳话,更与黄楼赤壁同。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名为《十二月十九日曾宾谷都转招集三贤祠致祀坡公同作》。诗中描绘了在三贤祠为纪念苏轼(坡公)举行的盛大聚会场景,以及对苏轼风骨和文采的赞美。
诗的开头提到“使君手写玉局像”,描述了使君亲自书写苏轼画像的情景,表现了对苏轼的崇敬之情。接着,“官閤高张神采王”一句,以“神采王”比喻苏轼的风采,强调其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生日如逢景祐年,酒脯香花列供养”则通过想象苏轼生日时的盛况,表达了对苏轼的纪念和敬仰。接下来的“传观长句疑有神,争道阳阿得高唱”两句,描绘了众人争相吟诵苏轼诗句的热烈场面,展现了苏轼诗歌的魅力。
“一时宾御富文采,各骋清词运心匠”赞扬了聚会中宾客们的才华横溢,他们以清雅的词句表达对苏轼的敬意。紧接着,“是时入腊风日晴,长筵列坐开重屏”描绘了聚会的环境,阳光明媚,长桌排列,气氛庄重而温馨。
“百罚深杯不知夜,藤梢月出光珑玲”描述了聚会中畅饮的欢乐情景,直到月光洒满藤蔓,夜幕降临,仍不愿散去。最后,“因思七百年前当此夕,月宿牵牛河汉直”通过时空转换,将思绪拉回七百年前,感慨岁月流转,但苏轼的精神永存。
“斯文浩气长留天地间,人世何曾异今昔”表达了对苏轼精神的永恒赞颂,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苏轼的文采和精神都将永远流传。诗的结尾部分,提到了聚会中的两位重要人物——曾宾谷都转和刘景文、晁无咎,以及对苏轼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这样的聚会能成为佳话,并与黄楼赤壁一同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赞美,展现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聚会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
戴君旧业家钱塘,幽斋剩种青筼筜。
冰森玉立郁萧爽,佩珂时动音铿锵。
一林遥接淇园绿,万个如临渭川曲。
凉宵白昼风月清,翠影重重覆书屋。
四时佳致迥不同,况兹清绝当严冬。
朔风吹雪满空下,凝梢缀叶相玲珑。
素娥冉冉来云表,皓鹤翩翩舞林杪。
是时掩卷一凭栏,清兴满襟应不少。
恍如玉壶照八窗,牙签玉轴生辉光。
开径便宜同蒋诩,映书更觉慕孙康。
一从寄迹京华地,翘首山房想初志。
阳春桃李任纷纷,劲节贞心自无异。
何人为君写此图,故乡景物浑不殊。
兴来展玩对立久,一点尘埃窗外无。
浴凤池头雨露浓,波涛翻砚飞墨龙。
倏忽变化腾太空,蜿蜒影挂尺素中。
初疑吐雾春濛濛,峥嵘山角云雷从。
徐观满座生清风,凌霄劲节冰霜容。
葛陂昔日留遗踪,至今勾漏思仙翁。
羡君久典千里封,琅玕万个藏心胸。
岁寒之操期相同,长才他日须登庸,箫韶九奏重华宫。
豫章城南曲,胜地何逶迤。
乔木翳平野,流泉引深池。
池上建高阁,翼然似翚飞。
窗户澹虚敞,帘栊郁参差。
爽逐凉飔至,影随明月移。
泛泛蕖荷艳,苍苍杨柳垂。
松声度灵籁,竹色涵华滋。
鹭浴出深渚,鱼游动涟漪。
对此惬幽趣,况当九夏时。
登临恣休偃,顿觉消炎曦。
悠然风雩兴,良与静者宜。
先生天下士,道德人共推。
承恩早休致,林壑闲自颐。
当暑恒愤懑,那堪向衰迟。
幸有贤方伯,经营慰心期。
全胜杜陵客,不费草堂赀。
诗成劳远示,千里来京师。
开缄想风采,三复感故知。
看君适优逸,愧我犹羁縻。
愿因南飞翰,题赠寄深思。
天地同逆旅,春秋比流波。
昨昔乐苦少,今兹忧复多。
美人而离居,其如良夜何。
良夜殊未央,怅言临中堂。
丛兰泫零露,初月扬清光。
我有枯桐琴,爰以托远心。
哀弦徒激烈,愁绝无知音。
太行岂不高,黄河岂不深。
梦魂终不隔,万里还相寻。
前月公使还,送之聊城东。
今日公使出,遇之秦梁洪。
公如虬与龙,来往无定踪。
我如萍与蓬,流转何终穷。
淹留千里内,再得仰音容。
下马野人家,星稀月当空。
山炉爇枯桑,土甑炊新舂。
问言及母妻,慇勤慰冲冲。
复许还故乡,送之以仆僮。
期以阅岁见,镫罢桃花红。
一饭恩必酬,禽鱼恋渊丛。
明日车马异,天涯矫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