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五》
《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五》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桑榆回首望朝晖,隙驷光阴迅若飞。

一世有言同结舌,百年无日不开扉。

每愁酒尽莺花满,预喜春生笋蕨肥。

击壤自今歌帝力,杖藜还著住山衣。

(0)
鉴赏

这首诗《春感十二首次王础尘(其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时光流逝、自然更迭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联“桑榆回首望朝晖,隙驷光阴迅若飞”以“桑榆”比喻晚年,回首往昔,朝阳初升,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而“隙驷”则形容时间如白驹过隙,快速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一世有言同结舌,百年无日不开扉”中,“一世”与“百年”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短暂,无论是一生还是百年,总有结束之时,暗示了人生的有限性。同时,“有言同结舌”与“无日不开扉”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意味着言语的限制与无奈,后者则象征着生活的无限可能与开放,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颈联“每愁酒尽莺花满,预喜春生笋蕨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酒尽象征着欢聚的结束,莺花满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而“预喜春生笋蕨肥”则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期待和喜悦,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尾联“击壤自今歌帝力,杖藜还著住山衣”引用了《击壤歌》的故事,表达了对帝王之力的颂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归隐山林、享受自然之乐的生活态度。其中,“击壤”象征着百姓的安居乐业,“杖藜”则是诗人自居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繁华与静谧之间寻求心灵平衡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陈子高移官浙东戏寄

幕府陈琳老,官身恋故溪。

解谈孙破虏,那厌庾征西。

未拟烦刀笔,聊应谢鼓鼙。

登临如得句,小字与亲题。

(0)

再至建康·其二

推毂何堪付老儒,腰间仍佩玉麟符。

千门万户照天阙,二水三山非故庐。

谈笑定谁能却敌,衰慵真自笑非夫。

淮南金鼓连沧海,为趣嫖姚速破胡。

(0)

偈二十七首·其五

牛头没,马头回,渠无国土。

无位真人,突出难辩甚处。

逢渠击石火,闪电光得不得。

(0)

偈二十七首·其三

悠悠世事空浮沉,自爱白云岁月深。

举眼尽非凡草木,刚然断臂觅安心。

(0)

诸禅人下火·其一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个临歧句。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著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0)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其二

涅槃生死两般名,正眼观来一性灵。

五蕴山头云散后,大千沙界月长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