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清湘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过清湘洮阳驿和方孚若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问驿寻梅路渐深,壁间谁帖迈来禽。

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

访古暂陪湘水浒,忧时远到雪山阴。

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

(0)
注释
问驿:询问驿站。
寻梅:寻找梅花。
路渐深:道路越来越深。
谁帖:谁贴着。
迈来禽:大雁的诗笺。
困诗:困于诗歌。
感叹:感叹。
人才旧:人才凋零。
投笔:提笔。
惭书:惭愧写作。
岁月今:现今的时光。
访古:探访古迹。
湘水浒:湘江边。
忧时:忧虑时事。
雪山阴:雪山之巅。
牧羝:牧羊人。
持节:坚守节操。
畴能似:谁能有这般。
空倩:只能借。
宾鸿:飞鸿。
寄音:寄托心声。
翻译
询问驿站寻找梅花的路越来越深,墙壁上谁贴着大雁的诗笺。
困于诗歌感叹人才凋零,提笔写作却惭愧时光荏苒。
探访古迹暂且陪伴湘江边,忧虑时事远至雪山之巅。
像牧羊人持节坚守,谁能有这般气概?只能借飞鸿寄托心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怀旧之情和对人才的叹息。

"问驿寻梅路渐深"一句,设定了诗人的行走环境,驿站旁的梅花引发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寻。"壁间谁帖迈来禽"则是对古人留下的书法作品表示怀念,迈指的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帖,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接下来两句"困诗感叹人才旧,投笔惭书岁月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人才辈出的感慨和自己才能未逮古人的自谦。这里的“困”字有被埋没的意思,可能是指当时的人才被埋没,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感到不足。

第三句"访古暂陪湘水浒"则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寻和怀念,诗人似乎在想象自己与古人同游的情景。"忧时远到雪山阴"展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历史变迁而生的忧虑之情。

最后两句"牧羝持节畴能似,空倩宾鸿为寄音"中的“牧羝”是古代官职的名称,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而“畴能似”则表达了对这位朋友才能的赞赏和类比。最后,“空倩宾鸿为寄音”中“宾鸿”指的是古时书信中的称呼,"寄音"则是通过文字来传递自己的声音或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才华的自我评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友人的赞赏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课儿联·其二九五

春至红争出;秋高绿渐疏。

(0)

课儿联·其一七二

琴坐烧香静;诗廊把酒勤。

(0)

课儿联·其一五三

布衾铭语苦;羽扇赋情深。

(0)

课儿联·其一○七

思友音书阅;还家笑语多。

(0)

课儿联·其五十一

绿阴人静坐;芳榭鸟频来。

(0)

宿陆氏楼

去家已旬馀,风尘上颜色。

弃舟治装行,迢递过古驿。

山转路欲迷,忽见湖水白。

树杪过微雨,到村日已夕。

主人出门迎,敲火暂憩息。

振衣登高楼,波远山历历。

白露横天长,墟烟压檐湿。

境异时亦迁,惝恍异今昔。

稍获恣意眠,裹衾足得直。

始知跋涉艰,况复形影只。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