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帝父尊,重华天下养。
如何猜疑际,天伦遂板荡。
抱景等幽囚,跬步同流放。
生时亿兆主,弥留向谁傍。
牝鸡一司晨,豺虎成兹谤。
兴庆帝父尊,重华天下养。
如何猜疑际,天伦遂板荡。
抱景等幽囚,跬步同流放。
生时亿兆主,弥留向谁傍。
牝鸡一司晨,豺虎成兹谤。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题阙》系列之八十,通过对比兴庆帝与牝鸡、豺虎的形象,表达了对权力更迭中亲情疏离、忠良被贬的感慨。
首句“兴庆帝父尊,重华天下养”描绘了兴庆帝作为父亲的尊贵地位,以及他受到天下的供养和尊敬,体现了封建社会中君主至上的观念。
然而,“如何猜疑际,天伦遂板荡”转折突兀,揭示了在猜疑的时刻,原本和谐的家族关系变得动荡不安。这里的“天伦”指的是父子关系,暗示了权力斗争中亲情的脆弱性。
接着,“抱景等幽囚,跬步同流放”形象地描绘了兴庆帝如同囚犯一般被幽禁,即便是近在咫尺,也无法逃脱被流放的命运。这反映了政治高压下,即使是最高位者的命运也难以自主。
“生时亿兆主,弥留向谁傍”则表达了即使在生前是亿万百姓的主宰,但在生命垂危之际,却无人可依,无人能给予真正的关怀和支持,凸显了权力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最后,“牝鸡一司晨,豺虎成兹谤”以牝鸡(母鸡)代替雄鸡来司晨,比喻女性或非正常力量在政治中的介入,导致了社会舆论的诽谤和混乱。这里暗指女性干政或非正常力量的介入,破坏了原有的秩序和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兴庆帝及其家族遭遇的描述,深刻反映了明代晚期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权力更迭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江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後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日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