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引主人辖,转为山寺嬉。
门深当水尽,路曲入松移。
破铎摇檐鸽,寒萍蔽沼龟。
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
方引主人辖,转为山寺嬉。
门深当水尽,路曲入松移。
破铎摇檐鸽,寒萍蔽沼龟。
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世俗生活转向山中寺院的体验,充满了自然与宁静的意象。
首联“方引主人辖,转为山寺嬉”,开篇即以对比手法,描述了从世俗生活的拘束到山寺自由嬉戏的转变,暗示了一种心灵的解放和追求。
颔联“门深当水尽,路曲入松移”,通过“深”、“尽”、“曲”、“移”等词,生动地描绘了通往山寺的道路,既隐秘又曲折,仿佛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颈联“破铎摇檐鸽,寒萍蔽沼龟”,进一步渲染了山寺环境的静谧与生机。破旧的钟铎在风中摇曳,鸽子悠闲地飞翔;寒凉的浮萍覆盖着池塘,龟类自在游弋。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尾联“过溪无虎啸,枉送远禅师”,以“过溪”这一动作结束,强调了山寺环境的安全与祥和。同时,通过“枉送”一词,表达了对远方禅师的敬仰与期待,暗含了寻求精神导师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从喧嚣到宁静的心灵之旅,以及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蕉叶飘零桂叶枯,东归片影岭云孤。
春风桃李新阴满,待补山城种树图。
青山盘盘树簇簇,冈峦萦纡路诘曲。
长桥如虹横绝谷,崩崖中断喷雪瀑。
客子出门霜满屋,石磴荦确驴觳觫。
溪头待渡人立鹄,烟水微茫漾初旭。
东穷沧海西岷峨,梯扳鸟道航鲸波。
重楼复阁岩之阿,安得税驾同婆娑。
夔翁八十双鬓皤,饮少辄醉醉辄歌。
泉南漫仕廿载过,不归奈此溪山何。
凭谁巧试东风手,梁间紫燕双舞。
花底裁红,叶间缕碧,拼得三春辛苦。绮窗对语。
笑工女无端,倦停绣谱。
直待秋深,看人刻綵始归去。
红楼无奈此际,只游丝落絮,几时情绪。
理处偏多,截来难断,拟借并刀剪取。乌衣去住。
怕自己离愁,尚难裁处。旧日缠绵,认红丝一缕。
新凉庭院。正绿阴摇曳,花光初敛。
暝色笼烟,楼角微明,眉痕休约娇倩。
迷离尘梦愁难醒,算惟有、清辉不减。
怎新来、慵整残妆,错认徐妃半面。千古兴亡阅遍。
有谁堪记省,几许哀怨。
绝域孤踪,独夜长门,只有素蛾曾见。
相看永夜还怊怅,待诉与、碧天辽远。
等甚时、海上槎回,试问广寒宫殿。
碧海苕溪,弹指又、一年离别。
看过眼、倦杨青老,怨桃红歇。
相约每期镫火夜,相逢长是葵榴月。
倩残镫、唤起半生愁,今宵说。采莲沼,香波咽。
斗草径,芳尘绝。痛烟芜何处,旧家华阅。
娇小凤毛堂构远,飘零蝉鬓门楣孑。
拂银檠、谱向玉参差,声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