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天地外,清冷对金仙。
已證真三昧,应参不二禅。
尘劳何所得,登眺忽茫然。
心契幽香妙,筌蹄欲弃捐。
虚空天地外,清冷对金仙。
已證真三昧,应参不二禅。
尘劳何所得,登眺忽茫然。
心契幽香妙,筌蹄欲弃捐。
这首诗描绘了卧佛寺的静谧与庄严氛围,诗人以“虚空天地外”开篇,巧妙地将寺庙置于宇宙的广阔背景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着,“清冷对金仙”一句,既指环境的清凉宁静,也暗喻了佛像的神圣与超凡脱俗。
“已證真三昧,应参不二禅”两句,表达了修行者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觉悟,理解了佛法的精髓,追求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尘劳何所得”,诗人通过反问,强调了在世俗烦恼中寻求解脱的徒劳无益,突出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登眺忽茫然”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时的恍惚与感慨,可能是在感叹人生百态,也可能是在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最后,“心契幽香妙,筌蹄欲弃捐”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不应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而应从内心深处去体会和实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卧佛寺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内心体验的抒发,展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超脱与智慧,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