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风撼山,苦雨歇初晓。
高峰吹成冰,草树叶尽缟。
行行入云中,稍稍临木杪。
恍疑天宇近,渐觉溪溜小。
挺身陵绝顶,夐与人代杳。
篁竹互蒙笼,冈峦亘萦绕。
乃知七闽境,如此平地少。
攻击固其然,割据亦可考。
始悟淮南书,铺陈苦未了。
右顾远中原,前瞻临岭峤。
边马犹乱华,淮濆尚云扰。
故乡岂不怀,甘心混蛮獠。
九夷傥可归,吾愿从高鸟。
夜半风撼山,苦雨歇初晓。
高峰吹成冰,草树叶尽缟。
行行入云中,稍稍临木杪。
恍疑天宇近,渐觉溪溜小。
挺身陵绝顶,夐与人代杳。
篁竹互蒙笼,冈峦亘萦绕。
乃知七闽境,如此平地少。
攻击固其然,割据亦可考。
始悟淮南书,铺陈苦未了。
右顾远中原,前瞻临岭峤。
边马犹乱华,淮濆尚云扰。
故乡岂不怀,甘心混蛮獠。
九夷傥可归,吾愿从高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行于山中所见之景象和内心的感受。开篇即以“夜半风撼山,苦雨歇初晓”勾勒出一个荒寒而又神秘的自然界面貌,通过对比手法强化了那种环境的险峻与诗人的孤独感。
接着,“高峰吹成冰,草树叶尽缟”更深了一层次地描写了山中的景象,冰冷与荒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随后“行行入云中,稍稍临木杪”表明诗人在这险峻自然环境中的探索和攀登。
在“恍疑天宇近,渐觉溪溜小”中,诗人的视角由远及近,由宏观转向微观,这种转换不仅是对景物的观察,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引出了“挺身陵绝顶,夐与人代杳”的壮阔之情。
接下来的“篁竹互蒙笼,冈峦亘萦绕”进一步渲染了山中环境的复杂和诗人的探险过程。紧接着,“乃知七闽境,此如此平地少”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地区独特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的认识。
“攻击固其然,割据亦可考”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上这一地区军事行动和领土争夺的思考。随后,“始悟淮南书,铺陈苦未了”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籍,对于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两句“右顾远中原,前瞻临岭峤。边马犹乱华,淮濆尚云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与对当前战事的忧虑。结尾处,“故乡岂不怀,甘心混蛮獠。九夷傥可归,吾愿从高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庐阜新兰若,龙天古道场。
殿妆金彩焕,佛放白毫光。
竹长真如翠,花开般若香。
禅波风浩浩,慈荫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兴乃谷堂。
僧勤今继志,万载一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