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自无营,千古如识面。
安用金石坚,始知仪秦贱。
晓行襄江滨,残月堕西堰。
溟濛草露晞,屃赑标题见。
相从牛医来,古意倘未变。
当年自无营,千古如识面。
安用金石坚,始知仪秦贱。
晓行襄江滨,残月堕西堰。
溟濛草露晞,屃赑标题见。
相从牛医来,古意倘未变。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陆深所作的《过黄宪墓》。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黄宪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当年自无营,千古如识面”,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表达了对黄宪高尚人格的赞美。这里的“无营”意味着黄宪生前行事不为个人私利所动,其品德如同千年之后仍能被人识得一般,彰显了其人格的伟大与永恒。
接着,“安用金石坚,始知仪秦贱”两句,通过对比金石的坚硬与仪秦(秦始皇)的权势,强调了黄宪精神的崇高,即便是在物质世界中看似坚固的东西也无法与黄宪的道德品质相比。
“晓行襄江滨,残月堕西堰”描绘了一幅清晨行走在襄江边的画面,残月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诗人对黄宪的怀念之情相呼应。
“溟濛草露晞,屃赑标题见”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静谧,草上的露水在阳光下逐渐蒸发,碑文在晨光中清晰可见,仿佛黄宪的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永恒的铭记。
最后,“相从牛医来,古意倘未变”一句,诗人想象着与黄宪的相遇,虽然身份不同,但那份古朴而真挚的情感似乎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表达了诗人对黄宪及其精神的深深敬仰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黄宪墓地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黄宪高尚人格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
最难将息。怪山鬼不情,催人如织。
瘦损帝台鸾凤,渤海迤南无翠色。
絮语萧萧,无多时候,忽报莲花镂双翼。
泡幻前生,翩然梦断,笑拥众香国。
卿云绚锦真当惜。步西清复道,蓬莱宫侧。
愁满瑶琴太相逼。彩管尘飞,孰赋吴天,绿窗鸂鶒。
雅骨长留,九峰犹在,但唤醉游未得。
禾兴悭岫色,赖张璪,富霜毫。
恣翠晕安篱,烟丝倚瀑,全取空寥。
登临送情不浅,带斜晖、又听暮钟飘。
疑有支公故业,闭关安问征桡。
名山何许傍云根,吾欲借书寮。
向王猷买竹,苏耽酿橘,兼种芭蕉。
春应去人未远,肯蹉跎、三万六千朝。
除却图成景物,眼前都是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