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今夜凉如水,斜倚枕囊愁不寐。
唤回心眼十年人,帐春深贪睡美。
韶华过羽留无计,谁道人生非梦里。
但能同向梦中游,那管黄鸡催换世。
小楼今夜凉如水,斜倚枕囊愁不寐。
唤回心眼十年人,帐春深贪睡美。
韶华过羽留无计,谁道人生非梦里。
但能同向梦中游,那管黄鸡催换世。
这首《玉楼春·不寐》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刘永济所作,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小楼今夜凉如水”,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秋夜小楼的清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斜倚枕囊愁不寐”,紧随其后,诗人以自身形象入诗,通过“斜倚”与“愁不寐”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内心的愁绪无法排解,难以入眠的情景。这种对内心世界的直接揭示,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忧郁。
“唤回心眼十年人”,这一句将思绪拉回到过去,仿佛在呼唤那些逝去的时光和曾经的人们,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不舍。接下来,“纱帐春深贪睡美”,则以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反衬现实的无奈与苦涩,形成鲜明对比。
“韶华过羽留无计”,韶华易逝,时光匆匆,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紧接着,“谁道人生非梦里”,一句反问,既是对现实与梦境关系的思考,也流露出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性追问,引人深思。
最后,“但能同向梦中游,那管黄鸡催换世”,诗人以梦为舟,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表达了即使面对世事变迁,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的态度。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期待。
整体而言,《玉楼春·不寐》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梦境、人生等主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一位文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玉树生埋,香钩殉葬,人间无限伤心。
听山阳邻笛,泪破衣襟。
长忆连床对酒,灯影里、浅笑微吟。
斯人死,坐看卿辈,谁是知音。追寻。
天边去也,盼十二楼中,雁断鱼沉。
甚风吹环佩,梦倚瑶琴。
依旧璧人一对,携手处、翠袖花簪。
应叹我,关山摇落,鬓发萧森。
绿醑方浓,黄花未谢,后堂深处张筵。
歌钟舞袖,轻暖小春天。
犹忆尚书曳履,九重识、风度嶷然。
归田后,行年七十,步屧若飞仙。
翩翩绕膝下,凤毛麟角,璧合珠联。
更闲吟新句,小擘蛮笺。
客至频开东阁,浑不数、座上三千。
趋庭日,折冲樽俎,潭笑息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