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其二》
《送虞司理赴官辰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当年有虞氏,初作理官名。

正以蛮兼寇,须烦允与明。

云孙今筮仕,溪子正称兵。

淑问端能继,淮夷不足平。

(0)
注释
有虞氏:指虞舜时代,古代中国部落联盟首领。
理官名:管理秩序的官员名称。
蛮兼寇:蛮荒之地的叛乱者或外来侵略者。
允与明:贤能且明智的人物。
筮仕:古代通过占卜决定官职,此处指开始做官。
溪子:可能指生活在溪边的年轻人。
淑问:温和而有智慧的问题或建议。
淮夷:古代中国地区名,这里代指叛乱者。
翻译
当年在虞舜时期,首次设立管理秩序的官员。
主要是为了治理蛮荒和外敌,需要像允和明这样贤能的人来处理。
云孙如今开始他的仕途生涯,溪边的年轻人正当壮年准备战斗。
淑雅的询问能够延续,淮夷这样的叛乱不难平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友人虞司理赴任辰州(今湖南沅陵)理官而作的赠别诗。诗中提到的"有虞氏"指的是远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虞舜,他曾设立理官之职,象征着秩序和治理。诗人借此暗示虞司理此行肩负着维护地方安宁、抵御外寇的重任。

"蛮兼寇"暗指辰州地区可能存在的边疆不安定因素,虞司理被期待能够凭借智慧和公正("允与明")来处理这些事务。"云孙"和"溪子"分别代指虞司理和当地百姓,前者暗示虞司理出身高贵,后者则表示他们是诗人关注的对象。

最后两句"淑问端能继,淮夷不足平","淑问"是对虞司理良好品德和才能的赞美,认为他能够继承并发扬正确的治理之道。诗人相信,只要虞司理秉持公正,辰州的淮夷之乱并非难事,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信心。

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寄寓了对虞司理赴任辰州的鼓励和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地方治理的深思。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其一

万里秋风约我曹,俯观阛阓总尘劳。

跻攀不藉登山屐,身世从知本自高。

(0)

春游曲

长安二月东风里,千红陌上香尘起。

都人欢呼去踏青,马如游龙车如水。

两两三三争买花,青楼酒旗三百家。

长安酒贵人未醉,岸头芳草日半斜。

谁家女子娇似玉,约莫青春十五六。

郁金罗带苏合香,琵琶自度相思曲。

相思曲,声断续,断续回文不堪读。

回文断续有续时,离肠寸断无续期。

(0)

鹧鸪天

杖屦寻春苦未迟。洛城樱笋正当时。

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

吹玉笛,渡清伊。相逢休问姓名谁。

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

(0)

秋思十首·其十

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馀何忧。

名山采药恐未免,策蹇孰能从我游。

(0)

秋夜读书示儿子

久病少睡眠,往往中夕起。

呼灯取书读,不能尽数纸。

喟然置之叹,生世后阙里。

持蠡欲测海,遽复迫老死。

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

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

异端塞穹壤,作俑孰为始。

神禹逝不还,吾其如洚水。

(0)

春愁曲

虙羲至今三十馀万岁,春秋岁岁常相似。

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

我愿无愁但欢乐,朱颜绿鬓常如昨。

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

蜀姬双鬟娅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世间无处无愁到,底事难过万里桥。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