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读书示儿子》
《秋夜读书示儿子》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久病少睡眠,往往中夕起。

呼灯取书读,不能尽数纸。

喟然置之叹,生世后阙里。

持蠡欲测海,遽复迫老死。

人生各有业,唐虞本吾事。

诗书脱秦厄,天意固在此。

异端塞穹壤,作俑孰为始。

神禹逝不还,吾其如洚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shūshìér
sòng / yóu

jiǔbìngshǎoshuìmiánwǎngwǎngzhōngdēngshūnéngjìnshùzhǐ

kuìránzhìzhītànshēngshìhòuquē

chíhǎilǎo

rénshēngyǒutángběnshì

shīshūtuōqínètiānzài

duānsāiqióngrǎngzuòyǒngshúwèishǐ
shénshìháijiàngshuǐ

注释
久病:长期生病。
中夕:半夜。
呼灯:呼唤灯火。
尽数纸:全部读完书页。
喟然:叹息的样子。
阙里:指孔子出生地鲁国阙里。
持蠡:比喻用浅薄的知识。
遽复:突然又。
唐虞:古代的贤明君主唐尧和虞舜。
秦厄:秦朝的苦难时期。
异端:非正统的思想或观点。
作俑:比喻始作俑者。
洚水:泛滥的洪水。
翻译
长期患病少有睡眠,常常半夜起身。
呼唤灯火取来书籍阅读,却无法读完所有的篇章。
感慨万分地放下书,感叹人生在世还有许多遗憾。
试图用浅陋的知识去理解深广的世界,却发现自己即将老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像唐虞时代那样,原本是我的使命。
幸亏诗书从秦朝的厄运中解脱出来,这或许是上天的旨意。
异端邪说充斥世间,始作俑者是谁呢?
大禹已逝去不再回来,我恐怕也会像洪水一样淹没于世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读书示儿子》,表达了诗人因久病体弱而难以安眠,常常在深夜起身读书的情景。他感叹人生短暂,如同用瓢测量大海般渺小,又面临老去的紧迫。诗人认为自己本应效仿唐虞时代的贤人,致力于文化和教育,庆幸诗书得以摆脱秦朝的厄运,这是上天赋予的使命。然而,他忧虑异端邪说充斥世间,源头何处?他以大禹治水的典故自比,暗示自己面对社会动荡,如同洪水般无力回天。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责任重大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五言次韵和君实苦雨三首·其二

不见清秋月,悠悠雨过弦。

重阳初未解,委照固无偏。

安得长风御,都驱宿蔼旋。

还当三五夕,圆魄独当天。

(0)

送程给事知越州

紫泥封诏下天关,青锁俄虚侍从班。

朝袖暂怀新印绶,绣衣荣过旧家山。

鉴湖风月供吟笔,稽岭烟霞入醉颜。

宸眷未应容满岁,使车行被命书还。

(0)

题紫溪驿

行尽高山到紫溪,昔年曾此侍亲归。

而今只见经游地,不见慈颜泪满衣。

(0)

次韵和全玉九日同游清凉寺过高斋

秋雁三山度,晨鸡五点号。

节逢黄菊秀,庵陟白云高。

共泛忘忧物,聊停好善旄。

论心如淡水,得句胜连鳌。

事简曹参市,民熙李耳牢。

感辰资友露,乘暇集宾蒿。

岭郁青牛气,潮翻白鹭涛。

清时丰远览,故国喜相遭。

笑整龙山帽,闲追老鹊艘。

少陵怀北阙,靖节傲东皋。

傅亮吟登馆,刘伶醉捧糟。

行藏云出岫,物我海容舠。

支鹤鸣冲汉,庄鱼静乐濠。

日斜车转鹿,风劲服添羔。

爱景重铺席,穷欢更赋毛。

臂珍牛渚蟹,池溢马台醪。

霸气卑蜗角,尘机息兔毫。

断金心内固,挫物笔端豪。

乌府风云器,皇华柱石曹。

吾衰亦何幸,拭目叹风骚。

(0)

王乐道观文挽词三首·其二

秘殿承新宠,储宫冠旧僚。

从龙登紫极,扶日上青霄。

暝壑移舟远,长川阅水遥。

瞻怀柏城路,丹旐去飘飘。

(0)

蜀郡范公景仁挽词三首·其一

翰苑文章伯,金华侍从臣。

四朝行直道,一意在生民。

白首唯忧国,青云早退身。

囊中有遗藁,不学茂陵人。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