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随车走。唤做天公否。试运州犁高下手。
砂砾糠秕前后。谁言天籁难移。即今神柄谁持。
若问红炉点雪,从来理欲分歧。
风随车走。唤做天公否。试运州犁高下手。
砂砾糠秕前后。谁言天籁难移。即今神柄谁持。
若问红炉点雪,从来理欲分歧。
这首元代的《清平乐·风车》是洪希文所作,描绘了风力驱动风车的情景。"风随车走"形象地写出风力之大,仿佛跟随车辆移动,引发诗人对自然力量的疑问:"唤做天公否",这是对风的拟人化,询问是否是天公在操控。接着,诗人观察风车耕田,"试运州犁高下手",描述风车如同犁田般运作,尽管粗糙,但功能显著。
"砂砾糠秕前后"暗示风车在田间扬起尘土,如同糠秕随风飘散。诗人感慨"谁言天籁难移",认为风这种自然声音虽难以控制,却能被巧妙利用。"即今神柄谁持"进一步强调了人力与自然力量的结合,风车成为人们手中的"神柄"。
最后,"若问红炉点雪"可能是指风车在阳光下转动,像红炉中的雪花,明亮而醒目。"从来理欲分歧"则揭示出,尽管道理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操作起来却需要智慧和技巧,反映了作者对风车技术的深入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风车为载体,既赞美了自然的力量,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巧妙利用,富有哲理意味。
虚斋坐岑寂,幽怀旷难任。
美人久不谐,纡郁伤我心。
出门爱春熙,灌木鸣珍禽。
轻舟溯长川,弭棹枫江浔。
高扉俯流水,山树荫成阴。
山堂惬良晤,载聆金玉音。
韦布分樗散,幸兹挹华簪。
芳筵晃银烛,畅饮乐且耽。
悠然写馀兴,啸咏鉴璆琳。
启户夜何其,天汉回箕参。
职思慎毋荒,先哲有遗箴。
枕籍甫云觉,晨鸡彻云林。